第7頁 (第2/3页)

意挺不錯,加上張媽會縫紉,(縫紉機是張媽的嫁妝),衣服有點小問題的話,修修改改的,張媽很是在行。別說多買幾件還有襪子送。

這短短的時間就有一批回頭客了,回頭客拉上親近熟悉的人買,又是一波客流量。因這,張爸,張媽都忙的很,每天早上早早起來,趕車去鎮上,晚上接近10點才回到家,沒什麼時間顧得上張元姐弟了。

張元看著父母這麼忙也不是辦法,想著和父母商量下,還是搬到鎮上吧,這樣父母比較方便,就是自己得轉下學校,可是這都六年級了,張元不太想轉。張小弟的話,簡單,直接人跟著走就好了。

雖然張元表示,自己一個人在家沒什麼問題,父母把張小弟帶身邊就好,就當自己提前進入住宿階段,但是父母不同意。他們最後商量好還是決定再忍忍,辛苦一年,到時就搬家,畢竟張元小學畢業後就讀的初中也是鎮上的。

……

……

一個多星期後的上午,老師突然說早上的一節課不上了,學校要組織學生去迎接華僑,難怪昨天下午安排全校大掃除,又不是例行的,原來用意在這啊。老師引導著學生站在公路兩旁,同學們手拿小彩旗,大聲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這恥度略高啊,張元心說。

來人有五六個,有男有女,還挺親切的朝學生打招呼,路過李琴同學的位置,還停下一會&ldo;調戲&rdo;了下她,看李琴很不耐煩的拍開對方的手,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是李琴的親戚啊。

後來據說李琴那華僑親戚給學校捐了一筆錢,用來整修學校操場,但具體多少數額沒人知道。

依稀記得上一世,到初中之後就沒有見過李琴了,也不知是不是被接到國外去了。估計這一世的李琴也是走前世的老路。張元實在是怕她&ldo;豪爽&rdo;的性子,到了外面被人給賣了。為此,張元特地打著學習的名義,和李琴多接觸,學習的空餘時間,多次向她灌輸錢不露白,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要這麼傻傻的買單。有的人還好點,會感謝你。但大多數人會覺得你人傻錢多,次數多了,他們就會覺得理所應當,吃吃喝喝找你,買東西找你,做事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是找你,你不買單,反而埋怨你,怪你有錢,怎麼不幫他/她,你說你落了個裡外不是人,何苦不是??

也許是張元的天天念叨起作用了,最近都少見到李琴一放學就跑零食屋了,還會主動地找張元問數學題,雖然次數不多,但也是進步不是,張元就不信這一年的時間,還怕不能把李琴這性子好好掰回來。

很快到了期中考,不出意外,張元妥妥的年級第一,對於同學們而言,對於張元拿第一名已經麻木了,張元不是第一名才是不正常。

這天,張元拿著學校發的獎狀回家,說到獎狀,家裡的兩面牆都是張元的獎狀,都是以前得名次學校發的,每次大型的考試,張元都會拿兩張或以上獎狀回來,張爸張媽都把它們貼牆上,這樣來做客的人一眼就能看見,看見了就會夸,然後對比自家的熊孩子,再夸一下張家父母會教養孩子,有的還會取經,問張元是怎麼學習的,回去也好讓家裡的孩子跟著學。

每當這時,張爸還好點,矜持一些,張媽可就高興了。誇她孩子比誇她自己都高興。別人問,就說哪有什麼經驗哦,都是這孩子自覺,每次都是自己看書,自己做作業,都不用自己教的。來人聽了,更是用力的誇張元,怎麼這麼乖,這麼懂事啊,這麼聰明啊之類的。張元就抿著嘴,笑笑,在旁邊安靜地呆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