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形势喜人,苍天助我! (第1/4页)
正常儒生哪里有这么大的力气!
田畴也是自幼学习剑术,少时的确好击剑,与人相斗,但随着年岁不断增长,也少了好勇斗狠之心。
开始学兵书,看内政之策论。
逐渐有了学问,但是因为一直呆在边塞,身边的大儒并非很多,阴险诡谲之辈,又被招揽征辟为军师。
身边能有一同相论的师长好友并不算多,偶尔有一两个,也是经常走动,数年见不到一面。
所有的学问自然是自己独自沉思,才深知行军地图的重要性。
在边塞之地,道路难行,地标不显,稍有不慎就会迷失道路,行军艰难加剧,若是短缺了粮草,甚至还会经常引起哗变。
但若是有小道而入,就大为不同。
突袭与正面交战,难度当然不一样。
刚才一巴掌被徐臻打蒙了。
田畴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天赋,他自小击剑,所以有些剑术,力气比常人要大,若是对付三四个山匪,并无问题。
后来学文,略有所成,懂得思天下之策。
再后来与百姓交谈,与士族来往,和袁氏征辟之使者多次打交道,学会了如何进言避言,也就是口才。
才养成了善思之举,口才不下于同境之人,而后还要保持本心,不慕荣利,静守心绪,数十年才有所小成。
那么,这位车骑是怎么做到带兵战无不胜、气力大如车撞、内政通达先贤、品性静水清流、同时又才思敏捷异于常人的?
这不是上天给的天赋,如何说得通。
他是修身、修武、修心于一体,同时还有“好色”之名,一个人,在三十出头的年岁,已经能有如此众长在身。
怕不是娘胎里就已经开始多方学习了。
当真妖人也。
田畴心里惊道。
偷看着陷入沉思的徐臻。
他现在很想知道,徐臻这等才思敏捷之人,脑子里如此沉思的时候,在想写什么……
“以后怎么骗典韦他们出征边境才行呢……”
徐臻心中此刻已经有了计划,同时也明白,领兵来守边塞是不可能的,边塞的兵马只能让当地乡勇参军而来。
戍边的话,麾下军士或有不满,除非徐臻能将边塞治理得比中原更加繁华,但这需要十数年之功,又不是立刻可成。
所以天寒地冻,想要自己的精锐出征边塞,又兴趣高涨的话,不是一声令下那么简单。
当然,下令之后军士绝对不会有所违背,他们对徐臻早就是忠心不二,置生死与度外。
但士气军心,同样要想办法安置,还得从内政下手。
得先将右北平建得繁荣起来,再收治百姓,鼓励生育,人口越多才能越有人丁。
无非还是,温饱问题。
若是粮食可饱食,衣着可保暖,取材方便,能挣得钱粮,百姓自然乐意迁移,本身各地暂且还没有居住的无根之民就多。
再加上士族奴籍之人也不少,想要得人丁引来,还得是靠“打士族”,徐臻想到这,摸了摸下巴。
“多谢先生了。”
“车骑说笑了,只是有一言,还是想劝诫车骑。”
田畴叹了口气,“公孙氏,这些年在辽东有极大威名,深得民心,百姓归附之后拥戴稳固,不易推翻。”
“即便是击破了辽东,若是治理不当,日后也当有祸事,且从冀州到辽东,若是走水路,还得过十日河道。”
那踏马是一片海。
徐臻咂了咂嘴巴,嘴角抽搐了一下。
田畴恐怕是说得委婉了些,海上当然可以走。
“走海路,还得有发动机才够快,否则只能以楼船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