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心思巧妙,认知朝前 (第3/4页)
商贾税收增加,如此公户便可纳税,分于百姓的钱都是实打实的。
他们自然还会花销,一旦花销就要流通,流通起来,钱财就会不断产生价值,这一刻几人心里也通透了,站在州牧的立场,他们其实并不看中拥有多少钱财。
而是能够让钱财像流水一般,在百姓之中来回流通,仿佛冀州乃是一汪湖水,湖水越深越好,池鱼便会越发的富足昌盛。
至于战时想要钱财,随时可以取用。
如果湖水足够多,那甚至能够做到不影响安定流通,不让百姓动荡,就取到足够的钱财为军资,行军打仗。
这也是好想法。
“在下,在下虽还未能想明白,但心中已隐隐觉得有所期盼,或许可以试一年,但请君侯考量士族之中奴籍之人,若是全部重新清点,恐怕会因此巨大反响。”
杨修知晓当年党锢,便是宦官要消除士族的影响,所以进行的一次对党人的巨大迫害,最终导致了太多崩塌之势。
甚至,有不少人猜测,那一年黄巾之乱,背后就有不少党人组织迫害,妄图推翻朝堂,逼迫外戚与朝臣斩杀宦官。
所以,除士族之家,不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杨修就是士族之冠首出身,他即便再忠心于徐臻,都不敢真的让士族彻底灭绝。
现在正要挑起了天下士人反抗,力量一样不容小觑,连曹操都不一定承受得起这等后果,随时有可能让现有的成果全部落空。
众人沉默片刻,杨修接着说道:“在下建议,可令士人之中的奴籍之人,组建商队奔走各处,行商赚钱,如此又可推行流通,也能不至于太过动其根本,我杨氏可做表率,为君侯效力。”
“好办法,”徐臻当即点头,“就照此言,先将今日所想,成书送回许都去,等我们回去之后,立刻推行此事。”
“喏!”
杨修得了命令心里稍微舒适了些,他担心的是自己成了罪人,现在徐臻很明显是要做革新的,他的新政和以往比起来更为凌厉,对士族的冲击力就更大。
从一开始,杨修就明白徐臻始终念及了士族家中的奴籍之人,因为他不止一次说过,若是奴籍之人重归大汉户籍,只怕是人口都要多上百万。
百万人口,放在任何一个州郡,都会是质的改变,无能的人会被这百万人拖累至死,有能之人甚至可以多变出二十余万兵马。
而且,徐臻也说过,现下的局势甚至已经不是怎么一统天下了,而是在统天下之后,如何能够让大汉继续保持国力,繁荣昌盛数代,守住家业不被打得满目疮痍。
否则,结束乱世凭的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到时候的大汉内乱虽平,如何抵御外敌之侮。
从常山国传来的书信,是用徐臻杂谈的形式记录,由贾诩执笔,送至了清河郡中,一日就到了诸葛亮和陈登手里。
两人在商谈之中,明白徐臻用心。
“商道可行,先放言出去,让士族之中奴籍组成商队,准备商马,循道路而跑商。”
“这要怎么放言呢?”陈登表示疑惑。
他们陈氏也有几千奴籍之人,都在乡里耕种土地,每年有吃食可活,但大多要臣服于家中训练的几百死士门客。
其余家族只怕是更多。
诸葛亮苦笑摇头,道:“我弟弟如今在荆州,兄长则是在江东为属臣,家中奴籍之人不到一百之数。”
“倒是全能用来组建商队,你我只要率先行动,写家书告知家里,高调行事,就已经有不少人要效仿了。”
“元龙兄长,难道还以为没人盯着我们吗?”
诸葛亮自信的笑了笑。
“呵,呵呵……”
陈登当即苦笑摇头,是这道理,的确是不知又多少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