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4/5页)
赛的报名人数很有可能突破五千人大关。如果确实,这将是建国以来申城规模最大的一次比赛,申城歌坛的年轻俊杰将被本次赛事一网打尽。
初赛将从下周一开始,在全市十几个比赛地点同时进行。叶梓的初赛被安排在下周六上午9点30分,比赛的地点是申城市工人文化宫三楼小礼堂,自报曲目,自备伴奏带。
决赛之前,叶梓不准备用新歌参赛,报名时就已经报上了初赛的曲目。
叶梓选择的,是一首童安哥的代表作品《忘不了》。这首歌,是叶梓前世红遍夜场的保留曲目。即便是重生之前的后世,新歌金曲无数,这首歌仍然是叶梓每场演出必唱的歌曲之一。
——————————
叶梓的目的地,是一家叫作“昌达”的电器贸易商行。商行老板黄镇雄是个香江人,不过常年在申城居住,早把自己当成了内地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申城话,谁也听不出什么香江口音来。
这昌达商行的黄老板很有意思。
别家在这秋江路上,经营的无非是收音机、留声机、电视机或者盗版带一类受众面极广的商品,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稍微高档一点,也就是国内尚很少见的录像机之类。黄老板的昌达商行,主营的却是国内当时极其少见的hifi器材,一件商品动不动就是大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在这条秋江路上,黄老板和他的昌达商行就是个另类!
不过几十年下来,秋江路上的店铺是关了又开开了又关,老板是一茬儿接一茬儿的换。黄老板和他的昌达商行却是生意日渐兴隆!店铺从申城的一家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了全国各省乃至香江、濠江、星城等地。
叶梓重生之前,昌达集团已是整个东南亚最负盛名的hifi专卖机构,代理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知名hifi品牌。集团兼营影音电器、舞台音响灯光租赁等多个项目,并在申城、燕京、羊城等十几个大城市,投资兴建了规模巨大的昌达电器城。集团事务还涉及酒店、旅游、化妆品代理等众多行业。董事长兼总裁黄镇雄也一跃成为国内财富榜上的风云人物。这位黄老板的投资眼光与经营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此时的黄镇雄黄老板还不是后世的黄董黄总裁,昌达也还仅仅是个只有三间临街门面的中等店铺。当然,比起三年之前,黄镇雄带着十万香江币、以及两个签约代理品牌刚来申城之时,已经好了很多。店面由原先一间小小的底层店铺,换成了现在打通的三间,加上二楼,营业面积翻了足足六倍有余。生意的情况也是日趋稳定,签约代理的hifi品牌已经增加到了二十多个。
三年下来,昌达以专业、诚恳、高性价比的态度,赢得了申城当时数量极少的发烧友的肯定,名声不胫而走,许多人慕名前来。
在申城以及环绕申城的苏、浙、徽、赣四省的发烧友心中,昌达已是首屈一指的金字招牌。
叶梓算不上发烧友,只是叶梓的工作必须要借助一些高端的音响器材,所以经常前来昌达购置设备。这么一来二去,也就和黄镇雄黄老板交上了朋友。后来叶梓离开申城专心在北方发展,两人的联系这才少了一点。
——————————
“小伙子,你也找小黄?”
叶梓踏进店门,刚刚向店铺营业员问了声“黄征雄黄老板在吗”,一个声音就在身边问道。
“是呀,我是来找黄老板的。”叶梓说着,转身打量了一下跟自己说话的人。
那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着一身当时很少见的灰色手工派力司西服,白色的衬衣,未打领带,衬衣最上面的扣子敞开着。西服的面料挺括,裁剪合度,一看就是高档的货色。脚上穿着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软底皮鞋。鼻梁上架着一副秀气的浅茶色金丝边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