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2/4页)
大约有9000万人死亡。 其中苏联约为28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美国共有42万人死亡;英国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法国有8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数。另外还有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德国有2800万人死伤;***有690万人死伤;意大利有70万人死伤。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计算,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共造成大约4万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尽管这只相当于现在中国一年的全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要是以当时的物价算的话相当于当时国民『政府』四千年的财政收入。而单单***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第三百八十九章:华北会战(三十五)
第三百八十九章:华北会战(三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之大是无法形容的,不管是韩云华还是蒋介石都在时刻关注着欧洲的变化,虽然就战斗层面而言,欧洲几乎影响不到中国战场,***虽然是德国的盟友,同样也是邪恶轴心的一员,但是德国也不可能派部队直接帮助***。同样***对于欧洲战场上的事物也有心无力,单单一个中国就已经将***搞得焦头烂额了,更不要说派部队去欧洲了。
但是政治层面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研究研究眼下中国也就是国民『政府』战时的外交关系,我们不难可以看出“苦撑待变”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前期的基本外交方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烈恢宏的历史篇章,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奉献了他们最珍贵的青春、智慧和生命。在抗战时期,士兵们舍生忘死,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农民则是把自己看做一颗小草,在这个时代里风雨飘零,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强奉献出最后一点力量。而学者奋笔疾书撰写批判***法西斯主义侵略史观的文章,分析抗战形势,指出黑暗中黎明的必然到来,倾抒心臆以振奋民心。这是一场全民的战争,而像这样的史学家、学术工作者、知识分子,环顾当时的烽火大地,可歌可泣者,实在枚不胜举。尽管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职业岗位甚或不同的营垒。真正爱国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在抗日和民族独立的大旗下聚集,倾尽心力奉献他们的热血、智慧和才干。而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是全民所等待的,国民『政府』所期待的这个“变”字,是指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加速世界反侵略阵线的形成,使孤军奋战的中国获得强大的同盟军。
尽管世界人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欧战的爆发是深恶痛绝,但是要是站在中国的国家角度来看,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无疑是有利于中国的抗战的。根据这一判断, 1939年爆发的欧洲战争为国民『政府』所欢迎,当然也为全中国人民所欢迎的。因为它加快了世界两大阵营的分化组合,对中国争取民主阵营的援助有利。这一结论从总体上来说无疑是正确的,而且,国民『政府』在欧战爆发后也确实有这一认识。但是,国民『政府』此时对于欧战爆发后的应对情况还存在疑虑,对于加入德国阵营还是英法阵营还有一个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不管怎样,欧战爆发之前,“苦撑待变”的国民『政府』并非一直期望“天下大『乱』”的到来。欧局的稳定或剧变并非国民『政府』所追求的目标,由稳定或剧变所造成的阵营分野才是国民『政府』真正关注之所在。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国民『政府』更愿意看到的是欧洲局势的稳定,希望欧美列强更多地关注远东局势,甚至幻想将远东也纳入集体安全体制中。苏德的突然妥协,打『乱』了世界格局。欧洲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