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3/5页)

了冶炼铁器的铺子会用到外,一般的百姓并不拿来在家里使用。

所以,就算私人开采煤矿,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

不过谢向晚习惯事前多思量,她知道,煤炭的好处一旦被大家所知道,煤矿的开采也将渐渐收归官府。

有了陈家和卫所的人做合伙人就不同了,谢向晚相信。大同的官员们就算眼馋煤炭的暴利,他们也不敢得罪这两拨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目前谢向晚还要先解决几个问题:煤炭不比木炭,燃烧起来烟气大,而且一个弄不好,还有可能引发煤气中毒、火灾等祸事。

谢向晚回想了下后世的某些记忆,画了一些铸铁火炉和铁皮烟筒的图纸,寻了稳妥的铁匠来打造。

成品出来后,商业嗅觉敏锐的谢嘉树和谢向安立刻发觉了其中的商机——京城一半以上的百姓都是从南边迁来的,对北地的严寒气候很不适应。有了这烧炭的铁炉子。屋子里顿时便能暖合起来。远比炭盆管用多了。

至于烟气,还有那些铁皮烟筒呢。

谢向安特意在自己屋子里试了试,果然暖和,还没有烟熏火燎。很是便宜。且有了这炉子。在屋子里烧个水、热个饭。既不占地方还省事。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煤炭的生意,谢家没有沾手。但这铁炉子、烟筒的生意,谢嘉树决定接下来,倒不是想用这个生意挣多少钱,而是想让谢向安练练手。

谢向安跟着姐姐、父亲学习了这么多年,也间接的负责了一些生意,但还没用独自做过生意。

这次,领了这个差事,谢向安很是高兴,寻铺面、选掌柜、找匠人……忙了个不亦乐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时不时的用飞鸽给姐姐、姐夫写信。

谢家的那两只小鸽子,也跟着谢向安忙个不停,整日里在陆家、谢家之间穿梭。

谢向晚见谢向安如此上心,欣慰的同时也替弟弟高兴,为了让他做得更好,便将后世一些经验不着痕迹的‘提点’给谢向安。

比如,为了确保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可以仿照后世的零件代工,将炉子拆分开来,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铁匠铺。

比如,为了减少山寨产品对正品的冲击,可以仿照后世的加盟店,让出一部分的利益给京城的广大杂货铺和铁铺,许他们代卖、代加工谢氏火炉。商人逐利,加盟谢氏火炉,不但有钱赚,还不用自己费心费力的仿制、加工,那些小铺子也乐得轻松。

比如,为了推行铁炉和煤炭,谢向晚还建议谢向安,让他在铺子里许诺,但凡是购买铁炉、烟筒的顾客,可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煤炭。

这一条最要紧,炉子可以山寨,煤炭却是陈家、陆家垄断的,至少在最近两年,在京城,旁人暂时无法染指煤炭生意。

有了谢向晚的提点,又有陆离的帮助,再加上谢向安原就是个极聪明的人,是以,铁炉铺子的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广平郡主和谢向晚合作愉快,也乐得帮衬谢家,所以,在她的煤炭铺子里,掌柜和伙计们会帮着谢家推销火炉。

如此,谢向安的小生意做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直营的铺子,加上加盟、代卖的铺子,足足几十家,遍布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

不过堪堪一个月的时间,铸铁火炉和煤炭便被京城的广大百姓所接纳,至于那些权宦人家,就更不用说了,主子们的房中放着做工更为精致的火炉,就是下人房里也都安装了普通的铸铁炉子。

而最火爆的还是陈、陆两家的煤炭生意,自打落了头一场雪,从大同往京城来的运煤马车就不间断,每天都有上百号的卫所兵丁押运着一车车的黑炭块儿进京。

陈家、陆家的煤炭铺子不说日进斗金,却也差不到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