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创业有时就看命! (第1/2页)
两人所言非虚,创业有时就看命。
前世的邓顺国与成大华,起初仅怀揣十二万回国开创事业,后又设法从家人处筹得十八万,共计三十万,这便是他们事业的起点。
这笔钱如涓涓细流,一直支撑着他们走到了十一月华夏首届广交会召开。
他们怀揣着U盘样品,满怀希望地参会,幸运的是,不仅获得了深市创业基金的十二万扶持金,还赢得了一位供应商的青睐,慷慨地投入了一百七十七万的私人资金。
这两笔资金,共计一百八十九万,又成为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支撑着他们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直至2000年,邓顺国与成大华凭借不懈努力,又从狮城代工商trek公司争取到了一笔高达三百万的有偿融资,但条件是必须由trek公司代工并采购东芝芯片。
然而,由于trek公司是东芝在狮城的独家代理商,其代理芯片价格要远高于直接向东芝采购,再加之其高昂的代工费用,使得朗科初创时期的U盘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售价昂贵,却利润微薄。
在漫长又艰苦的等待中,转机终于在2002年降临,朗科成功获得了U盘的国内专利。
紧接着,深创投向朗科注入八百八十八万元资金,并受让部分其他投资人股份,持股比例跃升至23.62%。
至此,历经三年的风雨兼程,朗科前后出让超过40%的股权,方筹集到不足一千五百万元的融资。
然而,这三年间,U盘市场风起云涌。
不仅东芝、三星、金士顿、闪迪、美光等国际大厂纷纷涉足U盘市场,国内亦涌现出十余家山寨厂商,其中尤以推出“易盘”的鲁文公司竞争力最强,对朗科构成巨大威胁。
可以说,朗科前三年的创业之路不但充满坎坷,还错失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即便在二十多年后,除了那次令人瞩目的内斗大戏让王迪好好地吃了一次瓜之外,王迪对朗科的唯一印象也只是一家靠着U盘专利坐吃山空的小公司。
诚然,以朗科当时的发展轨迹,即便重来一次,也难以吸引王迪投入一个亿的资金。
即便是邓顺国与成大华两人,也认为这项尚未落地的发明专利,即便获批,其价值也远远无法与一个亿相提并论。
当然,收购与融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的一亿资金可归两人私有,后者则需用于公司发展。
即便如此,他们仍觉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尽管两人兴奋得彻夜难眠,但次日天刚破晓,便早早醒来。
他们索性相约晨跑,早餐过后,焦急地等待至八点整,秒针刚一跳动,便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王迪的电话。
此时的王迪仍在梦乡之中,对于这个年纪的他而言,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他并不认为早起锻炼、减少睡眠是值得推崇的好习惯。
电话迅速被王迪接起,得知是成大华与邓顺国,且时间刚过八点,王迪心中已然明了,看来他们比自己还要急切。
当听到对方愿意接受一亿的融资时,王迪更是喜上眉梢。
双方迅速约定在王迪的公寓签署合同,待法务人员到场拟好融资协议后,成大华与邓顺国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迪还让秘书特意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重要的时刻。
……
在客厅中,待闲杂人等全部退场后,王迪在成大华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目光炯炯地望着他道:“成大华,公司成立后,你将担任cEo一职。对于这一亿的资金,你可有详细的规划?”
成大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发现自己之前并未对此深思熟虑,一时语塞。
最终,他坦诚相告道:“王总,您也知道,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