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1/2页)

太子丹遞給了荊軻一軸捲起的地圖,這地圖詳細地描繪著燕國最重要的戰略地區(督亢)的地形。對於一個像秦王那樣時刻夢想入侵的敵人而言,它的重要性超過了任何將軍的頭顱。這為荊軻企圖接近秦王身畔提供了另一重要砝碼。然而如果此舉失敗,燕國的國防將從此完蛋。

這項使命的代價如此昂貴,它有可能讓一個國家陷入混亂,也有可能導致另一個國家被統統夷為平地。荊軻和秦舞陽的出發自然而然地帶著灰暗的色彩。

這兩位刺客由知曉這一秘密的燕國貴族們送至燕國的邊境。送行人們都穿著出殯才穿的白衣素服。荊軻和秦舞陽二人都深知此去是一條不歸路。送行者們沿著燕國邊境走著,在燕國界河易水邊停了下來。在那裡,太子丹主持了一場悲壯的、對路神的獻祭儀式。荊軻的朋友、樂師高漸離,作了一曲極哀的、輓歌式的曲子,荊軻在寒風中唱道:&ldo;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rdo;

送行的燕國貴族們流下了淚。高漸離轉了樂調,奏出一首新譜的激昂軍樂,意喻將戰士送上戰場。然而,即使送行者們站成直行,瞪視著河對岸敵國的土地,荊軻仍唱著同一首曲子,不過此番是激憤的,而且下定了決心:

&ldo;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rdo;

曲終之際,荊軻和秦舞陽上了馬車出發了。馬車的車輪掀起河堤的泥漿,駛向新的征途。他們始終沒有回頭再看一眼,將燕國的土地留在身後,踏上了一片已被他們仇恨的秦王征服的土地。

到秦國去是一條漫長的征途。兩位刺客必須穿越大片被秦征服的土地,而後沿著周天子的王畿,那裡,統治整個已知世界的周天子曾經生活過,但現在在秦征服之後,只剩下一片片廢墟。最終他們將到達秦國腹地,那是一片永遠在軍令統治下的禁區,秦軍正是從那裡出發,漸漸統治著整個的已知世界。在渭河岸上,他們將到達秦國國都。

在那裡,他們接觸到了一位秦國廷臣中的主要人物,並以重禮賄賂這個人。而後他們施展了最狡猾的詭計,直接對這位廷臣說他們有一項秘密的使命。秦國政府及密探是怎樣猜疑這兩位使臣光臨的用意的我們已無從得知,但他們的宣稱證實,假如任何他們旅途中的秘密舉動都被窺視,他們現在都有理由為自己開脫。

引子 圖窮匕見(4)

兩位刺客向這位廷臣解釋,他們的使命之所以保密,是因為它在外交上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他們說自己是燕王的特使,希望開展和平的、消弭兩國敵意的手段;如果秦王對太子丹收留逃亡的樊於期始終反感,但太子丹不希望牽涉到他自己。燕國政府也不願意用一種含糊的外交手法,比如簡單地將樊於期趕至它國乃至無人的曠野,事實上,當樊於期剛到燕國之際,這曾經是太子丹謀士們的主意。刺客們還誇口說:燕國人民說他們嚮往秦國,他們確實如此,為了表明他們的誠意,他們帶來了樊於期的頭顱。

還有更多的。刺客們說燕國統治者並不滿足於獻上樊於期的頭顱,燕王害怕秦王會找別的人與燕國繼續進行戰爭,而秦王,已經對很多不幸的鄰國這樣做過了。燕國統治者不想要這樣的衝突,他準備在戰爭開始之前就作出退讓,他知道秦王垂涎於那片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土,但秦國目前還不必急於去攻占那片土地,現在,刺客們說,這裡是這塊土地的詳細地圖,燕太子丹的父親燕王,準備立刻將之獻給秦國。

這樣的慷慨允諾的割讓,正如刺客們娓娓動聽地說燕王承認秦王是燕國的主子一樣,對毫不知情的燕王而言肯定是一個新聞,但刺客們繼續偽裝著,甚至卑微到了說燕王請求秦王能讓自己繼續照管自己的祖墳的地步。這樣的要求完全跟當時的傳統相聯繫著‐燕王當然會繼續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