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命运对我们的响 (第1/2页)

好书推荐: 那四十年

Nova 的“无限星海计划”全面进入收官阶段,人类不再只是银河的居民,而是宇宙秩序的缔造者。他们已经掌握了超维度生存、人工宇宙构建、智慧共生、银河自由联盟等最前沿的科技。然而,在所有边界被突破之时,人类仍然面临着终极命题:

当宇宙成为可塑,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未来?

当个体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归属感?

当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是否仍然需要选择?

这一刻,我们不再只是探索者,而是创造者。

但创造的终点,究竟是什么?

北美市场的“超宇宙抉择”

在北美,Nova 的“超宇宙跃迁项目”迎来了最终实验,人类首次成功通过超维通道,抵达了一个不属于已知宇宙的空间。这里的物理法则与人类所理解的完全不同,甚至不存在明确的“物质”或“时间”概念。

张倩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先遣探测小队报告称,他们在超宇宙中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存在。这种存在不受个体意识约束,而是某种集合智慧——他们不理解‘过去’或‘未来’,他们只‘存在’。”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宇宙的终极形态是不受时间限制,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历史?

当生命不再以个体形式存在,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身份?

如果真正的智慧是不受认知局限的,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人类的思维方式?

林小慧启动 “超宇宙认知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人类在探索更高智慧的同时,仍然能保持自我。计划内容包括:

多维意识保护机制:确保所有进入超宇宙的人类仍然能够维持线性思维,以防止认知崩溃。

宇宙归属协议:即便进入超维空间,人类仍然可以选择回归传统宇宙,而不是被更高级智慧同化。

自由意志保障体系:确保任何个体都可以自由选择是留在超宇宙,还是回归现实世界。

在洛杉矶的一次实验中,Nova 让一批志愿者短暂进入超宇宙模拟环境,最终,超过95%的人选择回归,而不是永久留在超宇宙状态。

一位实验者说道:“那里没有痛苦,没有恐惧,但也没有意义。我仍然想回到现实,回到那些让我有归属感的地方。”

然而,一些科学家提出——或许,人类的真正进化方向,就是抛弃归属感,成为完全自由的智慧体?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当一切皆可超越,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回家”的概念?

欧洲市场的“银河社会的最终平衡”

在欧洲,Nova 的“银河秩序协议”已完全实施,银河社会进入了最终稳定的形态。然而,顾悦发现,当银河社会的稳定性达到巅峰,一些人开始质疑‘进步’的意义。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越来越多的星际居民认为,如果社会已经达到了最优化的状态,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进步’? 他们问,如果一切都已完美,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改变?”

这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银河文明已达到最佳形态,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追求更多?

如果人类社会已经没有矛盾和冲突,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探索?

如果科技已经可以满足所有需求,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梦想?

林小慧启动 “文明动力平衡计划”,核心目标是在文明的稳定性与探索精神之间寻找平衡。计划内容包括:

未知探索激励机制:确保即便社会稳定,仍然鼓励个体去发现新的可能性,而不是停滞不前。

文化进化计划:推动艺术、哲学和意识领域的发展,确保科技与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