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追寻永恒的足迹 (第1/2页)
Nova 的“未名之境计划”正式启动,人类不再局限于星际探索,而是迈入真正的宇宙时代。他们已经掌握了超维度存在、人工宇宙构建、智慧融合、银河自由共存等突破性科技,但当一切都已触及极限,人类仍然面对着最根本的问题:
当我们可以进入超维宇宙,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时间的概念?
当一切已被理解,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前进的动力?
当人类踏上永恒之路,我们是否仍然会选择回归?
这一刻,未来不再是未知,而是选择。
人类,踏上追寻永恒的旅程。
北美市场的“超宇宙航行的黎明”
在北美,Nova 的“超宇宙跃迁计划”迎来了突破,人类首次利用超维航道,直接跃迁至已知宇宙之外的区域。然而,跃迁后的宇宙不再遵循传统物理法则,仿佛是一个未被定义的领域。
张倩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探测器在进入超宇宙后,数据变得无法解析。这里的时间和空间似乎不再是固定概念,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我们的一些研究者提出,如果我们继续前进,可能会彻底失去对现实的认知。”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超宇宙不受时间限制,人类是否仍然需要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现实不再稳定,我们是否仍然能保持自我?
如果宇宙的尽头是无限,人类是否仍然有方向?
林小慧启动 “超维存在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人类在探索更高维度的同时,仍然能保持现实认知。计划内容包括:
时间锚定机制:确保任何进入超宇宙的人类都能在现实时间线上拥有归属点,以防止失去时间感。
维度认知系统:利用AI辅助人类在非线性宇宙中仍然能维持自我认知,而不是被无穷可能性吞噬。
可逆跃迁协议:所有前往超宇宙的个体都必须确保拥有返回的途径,而不是被困在未知之中。
在洛杉矶的一次实验中,Nova 让一批志愿者体验“超宇宙模拟环境”,最终,所有人都选择返回现实,而不是永久留在超维空间。
一位实验者说道:“那里没有终点,但正因为没有终点,我才意识到,‘回归’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一些科学家提出——如果时间和空间都是人为构造的,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回归现实,而不是创造新的存在方式?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如果前方没有终点,我们是否仍然要回头?
欧洲市场的“银河秩序的最终平衡”
在欧洲,Nova 的“银河治理最终协议”正式稳定下来,银河社会进入了完全自治的时代。然而,顾悦发现,当银河议会的影响力下降,一些星际社会开始选择完全脱离银河联盟,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体系。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数据显示,超过20%的星际殖民地选择不再依赖银河议会。他们希望建立完全不同于人类传统社会的存在形态,有些甚至放弃了线性历史的概念,进入‘信息文明’或‘能量文明’的模式。”
这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
当银河社会变得越来越分散,我们是否仍然属于同一个文明?
如果文明的形态已经彻底改变,我们是否仍然需要‘人类’的定义?
当文化的边界消失,我们是否仍然能找到共同的价值?
林小慧启动 “星际文化遗产保护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使银河社会多元化,人类仍然能保留自身的认同感。计划内容包括:
文化存续数据库:建立一个记录所有人类文明发展的数据库,确保任何社会形态的变化不会抹去过去的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