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针锋相对 (第2/3页)

好书推荐: 我的分身在星空彼岸

。”

杨小侯爷大声嘲笑,装腔作势起身抱拳,“蔗民?指挥佥事大人如此博学,还真是人比人得死,本侯爷佩服,佩服。”

石让汗颜,下意识提醒道:“阿四兄弟,是庶民。”

阿四挑了挑眉毛,面不红心不跳,斜睨着杨小侯爷,讥讽道:“像杨小侯爷这般翘着兰花指,扭捏卖骚,在下却是学不来的。若说天底下谁能学得两三分精髓,怕也只有皇宫里的那些公公了。”

杨小侯爷笑容一僵,怒道:“你……你敢辱我?”

阿四耸了耸肩,“事实如此。杨小侯爷,若是不服,大可学学翰林兄从军,前往北境战场,杀几个北莽侉子给咱瞧瞧。”

杨小侯爷眼神有些迷离,军营那种地方,都是些臭男人,勇猛有余,风趣不足,哪如翰林哥哥这般懂得风花雪月。

本侯爷一身细皮嫩肉,岂能受得了北境的风霜苦寒,与那帮臭男人待在一起,不如直接要了本侯爷的命算了。

这小子如此戏耍我,着实可恨。

自天地诞生以来,谁曾规定男人便不可喜欢男人了。

杨小侯爷无奈地看了石让一眼,内心忽然有些惆怅,儒家那些顽固不化的读书人定下的礼法,在百姓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恐怕这世俗偏见当真会成为我与翰林哥哥之间的一座高山。

“贤弟,韩家在庐州的情况,恐怕无人比你更清楚。不妨与我等说道说道,省得我等去韩家横生枝节。”

石让给杨小侯爷斟了一杯酒,偷偷给阿四使了个眼色,杨小侯爷毕竟与石家是世交,能不得罪最好。

韩家有何背景,在庐州与那些权贵交往密切,这些情报或许寻常百姓只知晓个几分,但对于石家而言,想要查清楚个中底细,并非难事。

杨小侯爷知道,石让这是给他台阶下。

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翰林哥哥,杨小侯爷内心涌起一阵暖流,很是的豪爽的将杯中酒饮尽,“翰林哥哥开口了,我自然不会捣糨糊。”

杨小侯爷放下酒杯,将韩家近些年的情况大致的介绍了一遍。

因为贤妃娘娘韩怡宁最近两年日益受官家宠爱,朝廷连番颁布多项恩赐,韩家在淮西的声望愈发高涨,生意更是做得风生水起,涉及盐、茶、丝绸、米粮、酒楼等多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隐隐有成为淮西第一大家族之势。

韩家世代经商,行事颇守规矩,在庐州本地名声也是极好的,不论是权贵豪绅,还是士族都与其来往甚密。毫不夸张地说,韩家比杨家在庐州还要有分量,杨小侯爷在自己封地的说句话都不比韩家大奶奶的一个喷嚏好使。

说到底,韩家在庐州居于杨家之下,缺的不过是一道封侯的圣旨而已。

“难怪韩家大奶奶敢如此行事,闹不好,这韩家怕是要搬至上京了。”

石让凝眉深思,自官家登基称帝以来,坤宁宫一直无人入主。

即便满朝文武一再上书要求官家册封皇后,官家都置之不理,背后的原因无人知晓,但从上京城里传来的消息,以及杨天赐对韩家近些年与皇家做盐茶、丝绸生意来看,韩怡宁韩贤妃或是要入主坤宁宫了。

“能品到这一层,不愧是我的翰林哥哥。”

杨小侯爷笑了笑,话锋又一抓,对阿四说:“不像有些人,在江宁招摇撞骗,没有东窗事发,就以为能与韩家掰手腕了。”

阿四不打算再与杨小侯爷纠缠下去,不以为意地饮了口茶,抬眉看了一眼杨小侯爷,笑着问:“韩家在淮西如此强盛,杨小侯爷就这般放任不理?”

杨小侯爷与阿四对了一眼,后背突然凉飕飕的。

虽然对方的眸子清澈得不掺杂半点嘲讽之意,但杨小侯爷对上阿四那双深邃得让人看不透的眸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