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举头三尺 (第2/4页)
毫没有打搅到道士和老僧。
他二人依然端坐着,沉浸在棋盘上的对弈搏杀之中。
少年从不信这世上有神仙鬼怪一说,然而眼前这一切也由不得他不信。
老僧和道士定是有些道行,否则阳光明媚,万里晴空,怎就只有栖霞山方圆十里内黑云压顶,雷霆滚滚呢?
偏偏这一切还发生在老僧与道士对弈的期间。
无缘无故遭了顿雷劈,虽说平安无事,但心里多少也会有些怒气。
少年本想去搅了棋局,也让道士和老僧尝些不自在,然而刚走了两步,便又停了下来。
“老和尚与真人几乎打个平手,功力高深莫测,我若贸然前去耍浑,真人或许不计较,可这老僧万一小心眼,日后下山去,难免会遭到算计。”
都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在重文抑武的大炎国,能见着高人对阵比拼,实属罕见,便是遭些苦,也是值得。
少年暗自思量,打消了耍浑的念头,“还是看他俩如何分出个胜负吧。”
于是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远远地瞧着老僧和道士对弈。
局势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慈眉善目的老僧难得露出了凝重的神情,踌躇半晌落下最后一子。
道士依旧是一副淡定自若的神情,不假思索,抄起棋子便落。
狂风停了,乌云散去,凤翔峰恢复往日的宁静祥和。
鲜血落在棋盘和僧袍上,如同一朵朵殷红的桃花。
“阿弥陀佛,老衲输了。”
老僧身形有些摇晃,双掌合十,眼神有些涣散,他的声音掺杂着遗憾落寞,更多却是悲悯。
“承让!贫道能与大师在此山林之间煮茶手谈天下,乃平生快事。”
“真人,棋局对弈不过是你我二人的游戏罢了,而国与国之间纵横捭阖,交兵伐武,赌的却是黎民百姓的生死。
老衲说服不了西凉国主,也阻止不了真人偷天改命,实属老衲之过,唉……”
老僧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大师,何须自责。前世因,今世果。今所受,皆是昨之因;今之为,亦种明日果。”
“百姓疾苦,战乱不断是因;群雄并起推翻暴政,天下安定是果。君王贤明,国家强盛,君王昏庸,社稷羸弱。强国吞并弱小,何为因,何为果,还能分清个前因后果否?”
“十年前,那孩子来栖霞山,某家开了方便之门;十年后,大师来栖霞山欲断天机,却惜败某家之手。二十年、三十年后,西凉统一天下,还是各领风骚,大师又怎知此番种种不是定数?”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而我道家亦讲究个无为自然。大师与贫道,过去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有为法,亦是自然。”
道士的声音清脆悦耳,却没有半点感情起伏。
他偏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少年,笑了笑:“若真能分出个理所应当,那天命该是无常,还是有常呢?”
老僧闻言一怔,脸色变得愈发苍白。
与道士对弈的这三日,拼的何止是定力和心力,而是赌上了一辈子的修行。
输赢一定,老僧一身浑厚的佛功便化了去大半。
道士坦诚直言不见喜怒,亦无凌人之意,借着天下局势变幻将诸法空相的道理娓娓道来,佛道两家经典融会贯通,毫无可攻的破绽,境界上老僧便已落了下乘。
老僧原是西凉万佛寺的了禅大师,因受国主之托,才不远万里来此断机缘。本意是为天下苍生,但何尝不是仗着一身修行影响天机。
方才为劝道士罢手,搬弄道家经典,高谈阔论。他修了一辈子的佛法,却连“诸法空相”四字都不曾明悟,却还在人前班门弄斧,当真是羞愧难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