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白语解对照第四回 (第3/8页)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成就圣贤的道路,唯有“诚”和“明”这两方面。圣人与愚狂人的分别,在于一念心。圣人失去正知正觉就成为狂妄的人,狂妄的人克服邪念就能作圣人。我们严持操守便得圣贤之道,如果失去操守,放纵欲望就得不到。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有志修圣贤之道的人不可不勉力操持。不可稍微萌生放纵任意的心。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
要知道“诚”这个字,是圣人和凡夫共同具有的一如不二的真心。“明”这个字,是我们存心养性,不断反省观察,从凡夫到达圣贤的公认准则。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
然而,我们身为凡夫,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万缘境界现前,一不觉察清楚,内心种种违背纲常伦理的情感和妄想,难免(不由自主地)忽然生起。这种无明妄想既然生起来,那么真心就被禁锢遮盖了。而后凡所作所为都失去其中正的道理。
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如果不切实下一番苦功夫,克制欲望,将妄念彻底清除干净,就会使自己的情操志向越来越下劣,不知道会堕落到什么程度的深渊中。我们白白拥有超凡入圣的真心,却永远沉沦在愚痴下劣人的行列里,怎么不悲衰呢?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
然而成圣成贤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恢复显明真心本性,想要恢复自己光明的真心本性,就必须从格除我们的私欲下手。假设人们的物欲不能极力格除,那么我们本有的真知 (即真如本性,真心,人固有的良知,明德) ,决定难以彻底显现出来。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
想要让真知显现,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背情理的妄想,稍微在心中萌发。常使这颗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只映照当前境界,不随境界而转。美丑是外境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境界没来时就不去预想,境界若消失也不去留恋。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
如果心中有违背理智的情想萌动。就应当严厉加以攻伐和对治,将妄想剿除干净。好像和贼军对垒,不但不能使它侵犯我的封疆,还必须斩其将拔其旗,剿灭一切匪党。
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忽。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
这种制军的方法必须严格自治,不要懈怠疏忽。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端正,内心恭敬虔诚。所用的武器必须用颜回 “ 非礼勿视 ” 的四勿、曾子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的三省、蘧伯玉 “ 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 ” 的寡过知非。再加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独功夫,来与匪党相对阵。
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