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2/5页)

地界,贵重木材,周记的木材行最全。

“大掌柜,按理说。你这会是见了大世面,锦衣食玉了,人倒是精神了,怎的晒的这么黑了呢。”

“锦衣玉食。你问你家门,那玉能吃吗?”别人顶他。

“玉,传闻可以食。如今这世道没听过。”周龙回。

“呵呵。晒的黑。海上太阳大。那可是一年季全是大热天。”王动笑。

“椰蓉包,新出笼的。”小徐掌柜送到了二楼。

“来试试,这可是西洋的料做的。”王动指挥大家吃,只要他过来,总是他请客,大家开始还抢着给钱,现在是心安理得了。毕竟。能让王动请客的人不多,有这当子事。吹牛也是资本。

包间里,王国忠领着一帮西洋华人子弟,“王大人居高位,仍然折节下交地方上地朋友,所以他的生意才能做到这么大。”

“父亲言之有理,在直隶这几年,王大哥府上的人真是一团和气,和气的有时没有主仆地尊卑,呵呵。”

“尊卑主仆,呵呵。”没错噢,细细一想,这王动对任何人都是和和气气的,还真没什么官威之类的。

“倩儿,你说王大人做地一手好文章?”这方面,王国忠原先不知,还是与那几个山长院长一起吃了饭,才知道地。

“呵呵,王大哥前日还做新词,到处都在唱呢。”

一会,王动推门进他们的包间,跟着进来的还有几个伙计。

“来晚了噢,外面朋友多,拉着不放。”

“王大人客气了。”

“试试这湖广的特色,这甜米酒是我从岳州带过来的,一个老师傅配制的,加些个元宵,味道不错。”

“王大人,这一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才现中华美食举不胜举。”

“哈哈,你可别这么说,我这会还怀念西洋的椰子,香蕉、凤梨和榴莲呢,这些,你们在湖广可是吃不到。”王动大笑,“长沙府可是比直隶要湿些,住地惯吗?”

“还好,有火炉呢。”王倩儿回。

“下午到我府上,我家里那两个小地,问我要王姐姐呢。”呵呵,这个王姐姐一叫,辈份倒是拉下去了。

晚上,饭后,王国忠,王动和杨刚在书房。

“静之,苏门达剌岛容易,爪哇岛可是块骨头。”

“爪哇岛有多少汉人?”

“大致三千余户,散在四五个集镇,人倒是不多。这些年大多迁到龙城旧港了,现仅有千余户。这千余户,有四成是商家,四成是种地,余下的是些渔民。”王国忠回

“其国无所出,日常生番野人也不讲究,大多物品还是由汉人所制。”

“中华商会在那里地生意量如何。”

“若不是有你龙城的兵船护着,爪哇人早就打主意了。吃喝用度都是汉人为最,自国王起都跟风,商会在那里赚头不错。”

“西洋番人着衣穿鞋的不多,若是个个都衣作整齐,生意大有可为,以此作想,只是要那些个番人学着汉人过日子,那生意就大了。这边出的玻璃制品,已经吩咐下去了,先供西洋。回去后,在旧港建些亭台楼阁,把那些国王请来吃喝玩,要让他们见识一下,天朝上国的用度,呵呵,引导着他们去用那些个东西。”

“静之言之有理。郑大人没下西洋之前,西洋只知中国出丝绸出瓷器,如今静之带去地木器铁器,只是菜刀剪刀这些锁碎之物,已是大有可为了。”

“此次军粮一事皇上很满意,依我看,北元战事没了,这米粮还是要大量采购。大明朝幅员辽阔,南旱北涝、南涝北旱、瘟疫虫灾年年都有。少不了米粮。西洋之地多雨水,番民不大食米,大可教化之,若是在西洋诸国广种稻米,此事不愁。”

“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