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2/4页)
动得知了永乐的罪诏,这会他正在与王厉商量事。
“王厉,这次辛苦你走一趟,去长乐,到时会有人来接你先去夷洲。对日本,王历你知道多少?”
“…a#%!a”王厉从徐福开始讲起。
“郑政此人做事有点死板,此去夷洲,主要是朝鲜和日本,这里有郑政送来的日本国的资料,你先看下。”
“日本国与大明朝断贡之事,不出今年,必要风声传出。倭寇是西洋途中的大忌,必先平之,若平倭寇,必需要有一个统一且国王有强势的日本才可办到。若是日本人自身搞不定,皇上觉得师出无名,可由郑和大人剿海盗为名,征讨一下。”
“不让其国国民下水不就得了!”王厉接话。
“a#%a#%”王动语塞,心里想,厉害呀,怎么没想到这个。
明朝实行禁海令,民间片帆不得下海,这下倒可以让日本也跟着学学了,一个以海为生的岛国,没有片帆下海会变成什么样子。王动本来还要好好到日本泄泄私愤的,这下看来要变个法子了。
关于强令日本国实行禁海令的建议,王动提了出来,与郑和、费信等商量,如何才能促使皇上下这个狠手。要有理由,有要借口,就在大家动脑子的时候,倭寇又自己找上门来了。
注:古代日本人的名字组成很复杂,苗字姓名之类的,一大堆。权贵才有姓名,老百姓只有名,没有姓。
………【第九节 到日本去】………
南京城里,漕船的大佬们已经在这里集结了议事。三个大湖分舵的老大,几位长老和堂主,当然还有漕帮的帮主。这次朝庭扶持漕帮,漕帮终于有机会洗白了,王动从上次漕帮子弟跟他下西洋就现到了,漕帮这会还真是天下第一大帮,主要是帮众很多。这帮人中,很多是王动的老朋友,有的则是第一次见到,如鄱阳湖分舵的刑舵主。
漕帮已经派人北上了,一路是从长沙出的,董舵主与王动是最先开始合作的,他们处在内地,所以从长沙往大同,开始打通陆地上的通路;鄱阳湖的弟子把他们的大船从长江口开了出去,与太湖分舵的兄弟们一起北上,寻找一条海路。太湖分舵的实地一段一段的考察大运河,考察完了之后,王动会提请朝庭疏通河道。
八月是繁忙的一个月分,王动在南京城里忙,在家里忙,各种各样的命令和指示,从南京城往各地。
这天,严帮主,带着刑舵主和彭舵主给王动带来了一个消息。漕帮北上探路的船飘的稍微远了一点点,在山东外海,碰上了倭寇,漕帮弟子也不是吃素的,各有损伤,不过还好,船还是驶到了辽东。
漕帮这些人可是没有想到,一向都是他们干无本生意的,怎么一出海就碰到外国同行了。严帮主是带人过来问策的,如果真有倭寇在海上盯着,那么船可能要改装,要加派别人手,要不要水师押货。
王动听了这事,暗自叫好,刚点了火,就人有浇油了。他差点让郑政扮倭寇去打抢了,没想到还有胆子这么大的倭寇。
郑和听到王动说这事也是奇怪,不过没多长时间,兵部也有传报这来了。
漕帮的人可以打着帮朝庭运军粮的名义去踩盘子的。所以出门时有路引,且来头不小,在山东和辽东都碰到了大明朝的水师。明朝的水师也是奇怪,自洪武皇帝海禁以来,海上跑的上千料的大船都是官府的船,怎么会有这么大地商船在海上跑。漕帮与水师一接头,马上就通报身分,并把在海上与倭寇遭遇的事讲了,所以军报也提到了倭寇。
郑和怀里还揣着皇上给日本国的罪诏,还没送出去。这下又去敲边鼓了。与以前不同的是,洪武皇帝刚上位的时候。根本不清楚日本国内的情况,朱棣上位时也弄不清,王动这边传过来的资料,让永乐摸清了点眉目。原来足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