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2/4页)

开饭的时候,烤的肉那叫一个香呀。

这天马欢碰到了两个番人,一男一女,这两人身上几乎什么都没穿,男的只是腰那绑了点麻绳另用白布把档处裹了下,女的也是用片布盖在私处,两人上下身涂满了灰白的牛屎。不过有点特别的是男的手上拿了个大海螺,两人边手边吹,所以远远就被大家看到了。

马欢只是好奇,便请他们停下一起吃饭,吃的简单只是酥油饭而已,肉这两人倒是不吃,马欢只能请他并试了试,陈四做的糥米饭团,结果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男的除了手上的大海螺显眼外,还有他一头惊人的泛着油光的长,看到马欢盯着他的头看,那人讲明了身份。原来这人还是个耆那教的祭祀,有特别的名字叫浊,这种都是世袭的身分,自生下来就不能剪头,而且不能梳理,那油光是因为涂了酥油。而意外的是,跟着他一起的妇人,居然是他老婆,他们平日出行,倒是与和尚一样,走到哪布施到哪,一般人家只要看到他们路过都会赠些钱米给他们。而他们此行,正是去柯枝国,说起来还与明朝的队伍同路。

浊在印度半岛游历多年,对各地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这下一路来,浊给马欢讲了不少柯枝国的风土人情,当他知道马欢是个回回时,表现出了特有的尊重。而且他还问起中国的宗教,马欢老实作答,佛教不用多说了,回回教,浊也是知道的,只是道教不大清楚,正常,马欢开始也不知道印度半岛还有耆那教。对中国的宗教情况,马欢一一做了解释,浊回了一句话,先前印度有个帝王说过,任何宗教都好比是太阳的一缕光芒,任何的一缕光芒都有它的阴影。这话听的马欢一愣一愣的,说此话的是印度历史上一名很有名的帝王,他统一全印度,并且在他治下各种宗教和平相处,那时也是印度历史上最荣耀的时期之一,能在全世界各国中排进达国家之列。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真正的印度次大陆,只有南端这些小国家还有佛教和耆那教,那两个苏丹国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天下,佛教和耆那教只是残存在为数不多城市。马欢没想到佛教在印度居然混的这么惨,印度是佛教的源地,前朝还多次派高僧到印度取经,没想到现在印度的主体部份居然已经没有佛教了。

注耆那教祭司为本人扣的帽子。

………【第四十节 商人同行】………

到了柯枝之后,张浩突然现,王动教会大家用的“1,2,3……”等十进位的数字,在这里人人都知。一问王动才知,这个东西虽然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却真是印度人明的。不过王动却又讲不清楚,阿拉伯人是怎么回事。

王动一直以为,椰子是马来人大量食用的,到了柯枝才知,原来真正大吃椰子的是印度人,这里椰子被综合利用,椰浆,椰肉,椰酒,椰油,而且椰子壳做碗,椰棕制绳,椰子树建屋造船,椰子叶做顶。陈四早就跟印度阿三去学打椰浆了,也就是把椰子肉打碎成浆,湿的做食材,也可晒干成粉。这种椰浆不管是做椰浆饭还是做椰浆糕点,都特别香。王动命人收了很多椰肉干,这东西不错,零嘴儿,回去骗小孩子最好。

当然陈四在柯枝学艺的重头戏不是浆椰,而是咖喱。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柯枝的咖喱味道那么重,但吃起来那么香,原因是丁香放的多,还有就是加了椰浆,以椰浆调节辣度,柯枝的咖喱味道强烈兼浓郁,吃起来非常过瘾。咖喱鸡、咖喱羊肉、咖喱鱼头花样百出。大家一天到晚看着陈四兴致勃勃的创新菜样,估计再回国参加厨师比赛,陈四应该不会落了他老爹大明第一厨的名声。

柯枝国也是产胡椒,王动很喜欢这种商品,价值高,个小不占份量不占体积,不象沉香木,是值钱没错,但弄上几个沉香山,船舱里就满了。关于沉香山,以前王动看《唐明皇》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报导,说那会有沉香山,这事还引起了争议。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