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中将明中 (第1/2页)
李尚书的府邸沉浸在一片深沉的夜色之中,雕花窗棂透进几缕微弱的光,与室内摇曳的烛火相互交织,光影在墙壁上晃动摇摆,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气氛而不安地颤动。屋内,满室的书卷堆积如山,层层叠叠地堆满了桌案与书架,各类公文信函散落其间,有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边角卷起,仿佛在诉说着这些日子以来调查的艰辛与漫长。
李尚书独自伫立在这杂乱却又充满机密的房间中央,身着朝服,那身代表着荣耀与职责的服饰此刻却显得有些凌乱,衣摆处还沾染着些许灰尘,显然是他多日奔波忙碌而无暇顾及打理。他的头上未戴官帽,发髻松散,几缕头发垂落在额前,更衬出他的疲惫与憔悴。双眼布满了血丝,眼神却透着一股坚定与决绝,那是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后依然熊熊燃烧的正义之火。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份份密函与证词,这些都是他与手下亲信们不辞辛劳、冒着巨大风险,历经多日深入调查所得来的关键证据。纸张因为被反复翻阅而略显粗糙,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每一笔都仿佛是对贵妃一党罪行的有力控诉。这些证据在昏暗的烛光下,隐隐闪烁着光芒,如同在黑暗中磨砺已久、即将出鞘的致命利刃,如今终于到了它们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刻,足以将贵妃一党那看似坚固的势力彻底摧毁,还朝堂一个清明,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李尚书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那些纸张,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那些被贵妃一党迫害的忠良之士,有的含冤而死,家破人亡;有的被贬谪边疆,受尽苦难。他们的哭声与冤屈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大人,这些证据确凿无疑,贵妃一党这次怕是插翅难逃了。”身旁的幕僚低声说道,语气中难掩兴奋。
李尚书微微点头,却神色凝重:“切莫掉以轻心,贵妃一党爪牙众多,在这关键之时,更要小心谨慎。”
李尚书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沉默片刻后说道:“明日我便进宫面见太子,将这些证据呈于他,我们需与太子共同商议一个周全之策,确保能一击即中,彻底扳倒贵妃一党。在此之前,府中的守卫要加强,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这些证据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大人,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幕僚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对李尚书的信任与依赖。
幕僚拱手领命:“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待幕僚退下后,李尚书再次回到桌案前,坐下身子,拿起一份密函,仔细端详,心中暗暗发誓:“贵妃一党,你们的恶行到此为止了。我李某人就算拼上这条性命,也要为这朝堂扫除奸佞,还天下一个公道!”烛光在他的脸上跳动,映出他坚毅的轮廓,仿佛在见证着这位忠臣为了正义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即将扳倒奸佞的畅快,又有对朝局动荡的隐忧。李尚书深知,贵妃一党在朝中根基深厚,此番行动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累及家人与同僚。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他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说罢,他将证据仔细整理,收入密匣之中,唤来家丁备车,准备进宫面见太子。
马车在京城宽阔的街道上疾驰而行,车轱辘辘地碾压过石板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街边的小贩们吆喝着叫卖各类杂货,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追逐,一片喧闹繁华之景。然而,车内的李尚书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对外界的嘈杂充耳不闻。
他身形略显疲惫地靠在轿厢壁上,眉头紧锁,双眼凝视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街景,实则目光空洞,心思早已飘远。回想起朝堂之上那些暗潮涌动的日子,李尚书的心中便满是愤懑与忧虑。贵妃一党仗着皇帝毫无保留的宠爱,在宫中宫外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他们把持着部分重要官职的任免大权,将那些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