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2/4页)

关家属院食堂过早,准备结账的时候,老板娘说:“帐已经结了。”德志很奇怪,是谁帮他俩结账了呢?他出门一看,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慢慢往大门口走去。德志回来问老板娘:“那人长得怎么样?”

老板娘说:“戴着眼镜,老人。”

德志说:“我刚才看到他了,他是谁呢?”

老板娘说:“是县政协主席。”

德志更加觉得奇怪了,他根本没有与县政协的人打过交道,这么会这样的好人请我过早呢。

想到这里,德志和伊妹快步撵上了那位老者,向他表示感谢,老人说:“我们虽没见过面,可是我听说了你们,和你们在我县所做的事情,我做的不算什么,只是一件小事,比起你们所做的事情来,那算不了什么。希望你们在归州做的项目越来越多,做的时间越来越长。”

德志说:“谢谢您,老人家,我们也希望在归州多做几年,希望主席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

老人说:“没问题。我肯定支持,并且在会上还要专门提出和这个事情,让各部门引起重视,争取请你们多停留几年,多为归州百姓造福。”

伊妹说:“谢谢主席,我们回到江城市,也会向我们的领导多多建议,争取在归州多做几年。”

回到家,发现余哥在家里坐着,他可能没有遭遇到这等好事。

德志心想,在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才是比较合适的。

余哥说:“齐老师跟他联系了,要求他带点归州的脐橙到江城。开会时交给她。”

德志说:“好啊。”

德志心想,她找对了人,余哥很勤快,起码给领导的印象是这样的。那余哥就不必愁眉苦脸了,何必闷闷不乐呢?

余哥说:“好什么好啊,谁知道大姨妈齐老师给不给钱呢。她要是忘记了,我就算白白搭进去这些钱了。”

德志说:“是啊,我们的工资不高,怎么会这样呢。”

话虽这么说,但是买一点水果不至于把人给弄破产了。余哥真有点婆婆妈妈的了。

我们三人一起上街。

因为没有什么事,明天要离开归州,就不着急,慢慢地走着到街上去。

余哥在路上说:“也是的,我们现在还没转正,不知道这次去江城会不会宣布,谁会转正,谁不会转正。”

德志说:“真希望大家都转正,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希望大家不要分开。”

伊妹说:“是啊,我开始不觉得这份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这份工作真的很有意义。”

三人正说着,发现前面有卖脐橙的,余哥上前打听价钱,看着这些脐橙比较大,鼓鼓囊囊的,很是丰满,一端,长着像肚脐一样的东西,故取名脐橙。上次在县民委吃饭时,酒店拿出了这样的水果,德志他们都品尝了一下,很甜,水分蛮多,真是好水果。

余哥打听完价钱,但是没有买,他继续向前走,再问价钱。

最后,看到一位卖脐橙的人样子比较老实,余哥想可能这个人不会欺骗外地人,就决定在她那里买了。

余哥买了十斤。

德志和伊妹啥都没买。工资太少,不敢随便动用。再说,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既浪费钱,也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不好的消费习惯就很难改正过来。

德志想,领导真会用人,知道余哥是巴结领导的,就利用这个特点,大胆地让余哥带东西,余哥装也要装出乐此不疲的样子,否则,就会破坏他的一贯的形象,将会颠覆领导头脑中对余哥的完美的印象,起码,领导可以稍微用一点点的好处,就可以让余哥乖乖地当良民。双方都相得益彰,各得好处,也是一种公平的交易。

中午,谭主任打电话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