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2/4页)
结果发现很多东西,引起了领导的重视,逐渐培养他,提拔他,虽是副职,可比当农民从事农业要强得多。
在虎坡村居住的时候,屡遭宫支书的排挤。高中失利,想出农村,断了一条路,惟有参军。参军也要走后门。过去不用,不去还抓。后来就挤破头也要去,因不打仗,不存在在牺牲。和平年代,当兵就像上班或者上学,没什么,就是在头三个月难受,过了头三月,以后就舒服了。没有发生战事,平安度过两年,上军校的另当别论,就回来,跟做梦一样,时间非常容易过。没什么大不了。
宫支书不让去,说是他家没有劳动力,当兵去了,村里的粮食任务怕受影响,硬是不给机会验兵。
小宫家徒四壁,没有东西可以送给宫支书的,就横下心,半夜里出发,去验兵站申请当兵,将情况说明之后,兵站负责人对其表示同情,看看身体还行,又念过高中,这在农村还很不容易。
负责人就写了信给大队,宫支书看了信,是点名要的人,抗不过去,就给他出了手续,小宫顺利地当了兵。
在部队上表现不错,第二年就入党,第三年考上了军校,毕业后,因为地方上需要人才,他就响应号召,到了地方,恰巧他走之后,部队大裁军,许多想勉强留下来的,都被裁掉,回到家里,原来干什么,回来还是照旧。
小宫的主动请缨,给他带来了好处,从普通办事员,到科员,到科长,又被借调到县里,担任书记员。人生来勤快,虽说上面没有强人提拔,但是,他在基层,凭着热情、谦虚和勤快,逐渐引起领导的重视,到最后就成了乡里的副乡长。
要知道,平民的孩子,在农村是很受罪的,如果想跳出农门,就必须要掉三层皮,经过蜕变,才能破茧而出,毛毛虫才能改头换面,成为美丽的蝴蝶,从爬行到自由地飞翔,那个过程是痛苦的。
话说回来,小宫被借调到县里工作的期间,巧遇到贾书记,当时他在担任秘书,两人本是老同学,见了更加亲热。以后,贾书记调到了丘湾乡,小宫回到沿渡河乡,偶尔通通电话,有空了两人在一起喝喝酒,其乐融融。
贾书记想到了小宫,找他有空出来玩。小宫说:“现在杂事太多,上级检查难以应付。实行一票否决,超生的,要罚款,还要强制人流,忙啊。”
贾书记说:“你有空了给我打电话,我不忙,随时待命。”
小宫说:“我这是作孽啊!好好的女人,强制人流,弄得人家再也生不了孩子,以后政策变了,想要孩子就没办法了。再说,都快要生了的孩子,把孩子弄出来,等于杀人,我现在成了刽子手,真的很难办啊。”
贾书记说:“那也没办法。算了,长话短说,我有事相求,有空我们出来坐一坐,喝点小酒,聊聊天。”
小宫说:“没问题,下午见面。”
他们一见面,找个地方,坐下来,这些酒楼茶肆都认识他俩,常常在这些地方吃饭,随时可以签单,报销没有一点问题。贾书记就说:“我有一事相求,不知道老同学帮不帮?”
小宫说:“说吧,为老同学,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敢去。什么忙,说说看。”
贾书记说:“如今你老家,也是我老家,虎坡村要换届选举新的村支书了,你帮个忙,让宫支书下来。”
小宫说:“哦,他呀,这个家伙,可不是只好鸟,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贾书记说:“宫支书经营官场多年,县里肯定也有一些靠山,需要你温柔的一刀,将其解决掉,任凭再大的靠山也帮不上任何忙。”
小宫问:“你说的是!只是我要想一想一个万全之策,置之于死地才行。我也深受其还,差一点还在虎坡村修理地球,这个宫支书就是见不得别人比他强,这个思想很要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