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初识和蔼可亲的苏妈妈 (第3/4页)
和慧澜一样,也叫她大姨吧?她人很好,善良,心肠热。我们这栋楼的邻居,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找她帮忙,她每次都是乐呵呵的,从来没有一点儿怨言。记得那年祝小军从干部学校毕业,正是北大荒最冷的时候,零下40多度,临走的时候,这孩子还没棉衣,是你们的大姨,连着两个晚上没睡觉。
一针一线的给祝小军缝制了一件棉衣,感动的当时已是连长的祝小军哭了”。
说完,苏萍慈祥的冲杨军和邵慧澜笑了笑。
苏萍的笑,杨军又觉得有点儿面熟,好像是在哪儿见过。
可是他又想不起来。
明山县供销社在八一农垦大学的家属院设了一个副食品门市部。
购物很方便,大姨出去不到半个小时,就把羊肉和排骨买了回来。
邵慧澜洗了洗手,要进厨房帮大姨的忙,被大姨给轰了出来说:
“不用你,大小姐,别给我们添乱。等包饺子时,你们搭把手就行了”。
邵慧澜知道大姨的脾气,也就不再坚持了。
她从厨房出来后,见杨军站在苏阿姨家的书柜前,正聚精会神的翻看苏阿姨的藏书。
便走了过去。拿起一本泰戈尔的诗集翻看了起来。边看边对杨军说:
“杨军同学,好学生啊,这么喜欢看书啊,喜欢看书就经常来苏阿姨家看吧。苏阿姨家是我们八一农垦大学藏书最多的人家,苏阿姨是十三级干部。她的工资很高,她只给自己和大姨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余下的工资全部买了书。
五二年从m国回来。带回不少m国的书籍,自己翻译自己看。
苏阿姨是个很有才情的老太太。她爱诗,也写诗,而且写的很好。据大姨说,苏阿姨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曾和民国四大才女林徽因学过写诗,因此她写的现代诗明显的带有林氏风格。五二年林徽因去世,苏阿姨从国外回来。她不顾旅途的劳累,专门去了趟北京,参加林徽因的葬礼。邵慧澜的一番话,让同样有才情的杨军对苏萍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由衷的赞叹道:
“从苏妈妈的藏书上能看出来。苏妈妈是个知识很渊博的人,她的藏书涉及面很广,有些书很难看到,更别说能买到了。有些书现在受着批判,可是苏妈妈却敢收藏。可见苏妈妈的胆识和魄力”。
杨军把一本书放下,又抽出一本陈寿的《三国志》看了起来,边看边向邵慧澜问道:
“苏妈妈藏这么多书,就没有被红卫兵抄走吗”?
邵慧澜想了想说:
“有!去年农大的一些红卫兵,知道苏阿姨从m国回来。家里有很多的书,便气势汹汹的来家抄书。
被苏阿姨堵在门口大骂了起来: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敢抄老娘的书?
老娘参加革命时,你爹还穿开裆裤呢!老娘参加过m国的卫国战争。在m国战场上和德国法西斯打仗,还怕你们这帮小屁孩子!你们要是敢拿走老娘的一本书。老娘明天就去北京找毛主席要去。
苏阿姨的这几句话,还真把红卫兵给吓住了。红卫兵的一个小头目听说过苏阿姨的故事。一个敢和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杭拍桌子叫骂的人,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他怕惹出事来。便带着他的红卫兵灰溜溜的走了”。
杨军又拿出一本冯梦龙写的《三言两拍》看了起来,边看边说:。
“也怪不得苏妈妈和红卫兵急,这么多的好书。真要是让红卫兵抄走,那太可惜了。我们家的好书也很多。我父亲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和苏妈妈一样,也爱收藏图书。我今年三月份离开家的时候,我父亲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我父亲收藏的上千册图书也下落不明。看到苏妈妈的这些藏书,触景生情。我想起了父亲被抄走的那些些书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