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 (第2/5页)

是一般的木盾,面对塞姆诺内斯老兵倾尽全力的凌空一击,就算不会立即崩碎,至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损。

但眼下日耳曼爷们枪的战士们尽管被这势大力沉的一击震得手臂发麻脚步不稳,盾牌边缘的铁边却成功的阻挡了最致命的利刃,使许多人免去了性命之忧。

紧接着,丢掉长枪拔出佩剑的日耳曼爷们枪战士毫不迟疑的摆动盾牌露出缝隙,深深的将手中的佩剑刺进了敌人的身体,之后拔出。

按照万尼乌斯的训练,在利剑入体之后,每一名日耳曼爷们枪战士都习惯性的抖了两下——万尼乌斯不可能把他们的佩剑也都做成三棱刺,于是便要求他们用活动佩剑的方式来方便拔出——与此同时,这种动作对敌人的伤害也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敌人继续纠缠,那么只需要第二次刺杀,就可以彻底解决他们——毕竟,长剑拖动造成的伤口,要比长枪戳刺的大多了。

然而,使日耳曼爷们枪们目瞪口呆的是,那些中了一剑的老兵们,居然没有发动第二次攻击,而是狞笑着丢掉了武器。

之后,老兵们死死地抱住了日耳曼爷们枪兵们的盾牌。

一面盾牌挂几支标枪,就已经迫使老兵们放弃他们的盾牌了,更何况面挂住了一个人?

而几乎是同时,第三排的老兵已经再次冲了过来,第四排的老兵则不耐烦的冲刺,起跳。

直面敌人的日耳曼爷们枪战士们多少有些慌乱,但一直在后面观战的万尼乌斯却镇定得多:“一排弃盾后撤,二排盾墙前,三排戳刺排五排放枪”

平时,万尼乌斯并不想干涉士兵们的实际战术动作。一来命令传达未必及时,而来也不利于锻炼基层指挥官的能力,但这一回的情况确实太特殊,他不得不亲自下令。

在几十名狂战士的齐声大吼之下,这道命令被迅速传达,并及时动作。

第二排的战士迅速组成了盾墙,挡住了前冲的塞姆诺内斯老兵,而第三排的战士则及时出枪,刺杀靠得太近的敌人,第一排的战士也迅速的退到盾墙的保护之下,提着剑警惕的看着敌人。

于此同时,第三排和第四排的战士也放下了他们的长枪……

因为担心敌人的远程打击力量,更因为之前实战中的验证,万尼乌斯已经习惯了在日耳曼爷们枪兵队的后面再额外布置两排超长枪战士——而他们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使用长枪拒敌,而是用超长枪顶着帐篷布,遮蔽在日耳曼爷们枪的头顶,阻挡敌人的标枪箭矢。

而当这两排超长枪落下来的时候,他们枪头挂着的帐篷布也一并落了下来,正盖向日耳曼爷们枪战士们面前的位置。

正准备和自己的同伴一样高高跃起凌空斩击的老兵们突然发现天黑了下来。紧接着,他们就被厚重的布匹盖在了下面。

这样的大好机会,日耳曼爷们枪战士们自然不会错过。但是面对即便被布幔盖住仍旧不顾一切的挥舞武器的老兵,日耳曼爷们枪战士自然也不会贸然前——所谓无招胜有招,那种毫不讲理的胡乱挥舞武器的误伤,其实是最难防御的。

于是,第三、第四、第五排的爷们枪战士靠近一些,毫不客气的将长枪狠狠的对着面前的帐篷布刺击出去,很快便让帐篷布变成了暗红色。

到了这时候,最突前的四排塞姆诺内斯老兵全军覆没,加之前标枪箭矢的打击,损失一经超过了三千人,而换来的不过是日耳曼爷们枪丢掉了两排长枪,一排盾牌,极少数倒霉蛋的死伤。

照理说,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不必再打下去了——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巨大得让人胆寒,再消耗下去也不过是凭白让战士们送命而已——任何一个正常的指挥官,在这种情况下会做的都是立即鸣金收兵,保留实力寻找机会,或者坐下来谈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