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5页)

把柄,加上援师与寿州兵士闹得越凶,故安定郡王不得不撤销此案。如今刘彦贞三万援师,已在北来途中。

刘仁赡见胡则刺探敌情回来,关切的道:“李毂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胡则道:“卑职亲自潜入敌营一趟,发现前几日的连场大雨,使得李毂粮草受潮,加之年关过后,春回大地,雨水增多,利南而不利北,现在周师军心已有些躁动,结果确不出大人不料。”

刘仁赡皱眉道:“是否随处可见他们的怨言?”

胡则一惊,道:“刘大人的意思是。。。。。。”

刘仁赡微颔,道:“李毂治军,素来能与将士同甘共苦,以激励士气、笼络军心而闻名,在他的军中出现这等事情,必定有诈。”

胡则道:“这么说,将军是不打算出城偷袭了?”

刘仁赡笑道:“正好相反,我不但要亲率精锐出城,而且还要偷袭李毂军囤积的所谓受潮粮草的营地,一战则退。”

胡则轰然道:“卑职请追随将军骥尾。”

刘仁赡摇头笑道:“胡裨将当领一支人马,埋伏途中,静待敌军来追。”

龙翔府。

自从李煜被金楼重创之后,这一个月以来,他每天闻鸡起舞,舞刀弄枪,常找孙菁以及一众府卫陪练,然而让他无奈的是,效果总不能让自己满意。

去报恩禅院那一日,文益大师亦曾提醒自己,说自己经过百日筑基,早已脱胎换骨,大有机会成为一代武学巨匠,然而欲速则不达,若是急于求成,恐怕后果将会走火入魔,适得其反。

佛道之功,素来最重根基,可根基却偏偏是自己最薄弱的地方。

李煜虽尝试了千百种方法,试图寻求捷径,找到一种合适自己修炼的武功,结果却总是叫人失望。好在他不是容易气馁的人,为了宏图大业、包举宇内之夙愿,无论如何,他都要习得一身本事,即令将来不足以冲锋陷阵、疆场杀敌,但也要自保有余,留得自己的小命。在乱世之中,遭人暗算之将帅不计其数,自己只有懂得自保,才能再从容不迫的商谈其他。

金楼之事,正是给他敲响了警钟。

“啪”的一声,李煜一不留神,结果被孙菁绊倒在地。

此时天气虽然严寒,但经过一个早晨的对练,两人都已是一身大汗。

孙菁似乎察觉到了李煜的异样,一把拉起李煜,关心的问道:“殿下,你莫非有什么心事不成?是担心谭照、申屠令坚他们,还是担心淮南战局?”

李煜苦笑道:“我是在担心自己的小命,再过两天即是新年,初二我就要亲自去江州一趟,但又不想闹出太大动静,所以决定微服前往。怕只怕途中遇到什么流寇,一不留神把本王给杀了,那岂非死得冤枉?”

孙菁被李煜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正想劝解、安慰几句,却又忽然听到李煜忍俊不禁的笑声,始知是李煜在调侃她。

不过孙菁显然是知道轻重的人,听李煜这么一说,不由问道:“主公为何突然要去江州?如今战事在北而不在南,攻取南汉之事,申屠令坚等其他方面亦尚未准备妥当,心急不得。如今之首要,卑职以为,该是前往楚州,东拒吴越,西援寿州,以为多方应策。”

第五十章 四大发明(下)

李煜道:“楚州之事,有欧阳广、张彦卿此二人配合无间,本王完全可以放手任由他们施为,昨日欧阳广刚送来密报,言三十万石粮食业已北上开封。想不到欧阳广素来老成持重,却也能巧施如此奇谋,实在令本王大开眼界。我江南三千里河山,的确人才济济,比之中原,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若本王未能礼贤下士,致使世有奇才而遗之草泽,岂非罪大莫及。”

孙菁恍然道:“这么说,主公是打算前往江州庐山国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