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5页)
贾南风死后,西晋的政局实际上由寒门小地出身的孙秀在操纵。孙秀杀人如麻,西晋第一富翁石崇因为不肯把漂亮的小妾绿珠让给孙秀,结果被诛灭三族。
晋武帝晚年,吸取曹魏政权被自己取代的教训,大肆分封同室宗亲为王。司马亮、司马伦、司马玮等宗亲都占据了朝中很重要的位置。公元300年4月,就在皇后贾南风杀死太子之后一个月,她就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带领禁卫军杀死。之后,司马伦又杀了贾氏三族,并把依附贾后的张华满门抄斩。随后,司马伦以晋惠帝(司马炎的儿子)的名义封自己为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由于司马伦一向以昏庸著称,只是依靠谋士孙秀出谋划策,所以公元300年前后西晋的政局实际上是由寒门小地主出身的孙秀在操纵。
第二章:贵族时代(5)
司马伦的篡权引发西晋王室之一的淮南王司马允的不满,于是双方发生混战,混战的结果司马允被杀。之后,司马伦和孙秀开始大肆捕杀同情司马允的大臣,前后杀了几千人,连西晋第一富翁石崇,也因为不肯把漂亮的小妾绿珠让给孙秀,结果被划到了叛臣的名单里,被诛灭三族。
司马伦消灭了淮南王的势力后,野心迅速膨胀,他逼晋惠帝当了太上皇,而自己当了皇帝。各地的诸侯王听说赵王司马伦做了皇帝,谁都不服气,这样,在司马皇族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加这场混战的先后有赵王、齐王、成都王、河间王、长沙王、东海王,再加上被杀的汝南王和楚王,一共有八个诸侯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16年,到了最后,八王中的七个都死了,留下最后一个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这就是晋怀帝。八王之乱使西晋数十万人丧失了生命,许多城市遭到洗劫和焚毁。最让人扼腕的是诸侯王纷纷利用少数民族武装参加这场混战,让中原成为匈奴族和鲜卑族横行的地域。当这场战乱接近尾声时,匈奴人刘渊于公元304年,正式称汉王,打出了反晋的旗号。又过了12年,洛阳和长安先后被匈奴人攻破,晋怀帝被杀,西晋彻底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晋代魏,执掌大权达25年,但当他死后,西晋政权只维持了26年便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晋政权灭亡的如此迅速?
杨太后当年因为贪财接受贾南风母亲的贿赂,让贾南风做了太子妃,结果自食其果,自己后来反被贾南风囚禁饿死。
观武帝一生,器量开阔宽厚,聪明通达,颇有智谋,能容纳直言,但他在许多战略性的决策上犯了错误。
错误之一,也是最核心的错误是对接班人的选择。
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衷可能是武帝酒后的产物,生得既笨又蠢,大臣们都向武帝建言说太子脑子不中用恐怕难以继承大统。想让武帝的弟弟司马攸继承皇位。但这恰好触动了武帝心中的痛处。
司马攸是武帝司马炎的亲弟弟,为人温和公允,礼贤下士,爱读书,善写文章,才能、声望都比武帝高,深受父亲司马昭的宠爱,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有所谓“立长不立贤”的说法,司马攸不是长子,名份上说不过去,因此司马昭最后还是立司马炎为太子。到了晋武帝晚年,太子是众所周知的笨蛋,所以朝廷内外都想让武帝将皇位传给弟弟司马攸。当年为了和弟弟争夺皇位,司马炎受尽了惊吓,现在当然不肯把帝位送给这个自己平生最大的潜在对手,武帝宁愿将江山托给痴呆的儿子司马衷。西晋灭亡的悲剧实际上在这时就奠定了。想想看,一个傻子皇帝谁都想控制,况且司马家的江山本来也是从曹家手里夺来的。
人言道:兄弟如手足。但这手足只能共患难时使用,到了共享富贵时手足便有些多余。想当年,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