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5页)

杨氏小娘子今年才十四岁,按当时的习俗,这个年纪及笄算略早了一点,除非杨思俭已经看上了中意的女婿,所以才会这么着急!

可是这一举动,一定会成为日后攻击杨氏不懂礼数的借口的!

不说李小九陛下为有人暗暗算计他家大郎和杨氏小娘子的事感到十分恼怒,严令留在长安的暗卫严密监视长安和洛阳各大世家的动向,一有不妥,立刻回报!

却说远在千里之外的豫州刺史明恪家,明氏夫妇也在为自家不孝子扬言要出家当道士而焦头烂额。

最后,明氏夫妇不得不向儿子妥协,答应那熊孩子暂时不给他说亲,让他去泰山脚下的黄安县游学……

再次用借口逃家的小明同学表示,这次他一定要亲眼看看大唐未来的英主到底长啥样!

作者有话要说:要封禅了,于是小明同学又跑出来祸害苍生了XDD

第325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 01

显庆六年十一月;圣驾从南都广陵出发,到达泰山行宫。

与此同时,大唐辖下各属国、邻国,都派来了使者观礼,大唐境内的各地藩王、太妃更是不远千里赶到泰山;参加大典。

李二陛下在世时;曾经数次想在泰山封禅;连行宫都修好了;结果因为各种原因,一次都没成行。

而李小九登基之后,根本没人想过他的功绩能超过他家牛人老爹,顶多觉得李小九陛下能够当个守城之君就不错了,别说什么封禅了!

让世人都想不到的是;李小九陛下不但守住了这出乎意料掉到他头上的帝位,还在不到十年时间做成了他爹一辈子都没能完成的大业。

灭突厥、平朝鲜、伐倭国……

每一件都是震慑四方、流芳百世的绝世武功……

如今,大唐在东边再无强邻,国土绵延千里,万国来朝,名声显赫,当之无愧成了世界第一大帝国!

这样的大功绩,就是秦皇汉武再世,也要退一射之地。

所以,李小九陛下提出要封禅,没有半个御史跳出来反对,连国中百姓也都欣欣向往,大力支持。

这结果,与当初李二陛下提出要封禅时的情景,简直有天壤之别!

李治在自豪的同时,也没忘了他家亲亲娘子的功劳,所以这次泰山之行,李治在确定了吴诩身体无误后,毅然决然更改了历代帝王封禅的老规矩,把本应该是朝廷重臣来执行的亚献改为有皇后来执行。

自古以来,封禅大典的重头戏就是祭祀皇天后土,一般由皇帝初献,祭祀昊天上帝和历代先皇,由公卿重臣亚献,祭祀后土皇地祗及历代太后。

李小九陛下以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让公卿当亚献,男女有别,非常不妥为由,取消了公卿亚献的规矩,改由天后主持。

此外,本该是先帝嫔妃主持的终献,出面的是越国太妃燕氏,而不是先帝朝目前地位最尊的韦太妃。

李小九陛下这一系列的动作,意图实在是太明显了,就是要抬举天后吴诩的地位,乃至加恩她的亲属。

跟来封禅的文武百官早在李小九陛下下诏要天皇天后并称‘二圣’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无视一切天后娘子得到的不同往常的恩宠了,如今只是让天后主持亚献而已,根本就是合情合理的!

宗室藩王里倒是有那么一两个对这次大殿的安排颇有微词,不过慑于吴诩的凶名,也不敢在李小九陛下面前多说什么,只在纪国太妃韦氏那里为其不平了半天。

韦太妃是多么有智慧的女人啊,听了一班宗室的酸话,只是一笑了之,转头到行宫看望孕中的天后娘子,半点也没露出异样来。

吴诩早就听说了那些宗室到韦太妃那里挑唆的消息了,见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