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不必忧心 (第2/3页)
,共享太平盛世。”
李纲上前一步,身姿笔挺,双手抱拳,恭敬说道:“陛下圣明烛照,臣等自当将陛下教诲铭刻于心,勤勉奉公,为我大宋之繁荣昌盛倾尽心力。”
刹那间,众大臣纷纷起身,整齐划一地拱手行礼,声若洪钟般齐声说道:“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为大宋之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佶目光徐徐扫过殿内众人,心中满是骄傲自豪。
往昔自己在位时的桩桩件件涌上心头,再看如今儿子这般雄才大略、有所作为,欣慰之感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
他微微叹息一声,语气中饱含慈爱与期许,缓缓说道:“桓儿,见你如今取得这般成就,为父心中满是欣慰。
望你能引领大宋迈向更为辉煌的未来,使我大宋在这广袤天地间稳如泰山,屹立不倒。”
李世民面容恭敬,神色诚恳,恭声说道:“爹爹但请安心,儿皇定不负您的殷切期望,不负列祖列宗的庇佑期许,更不负百姓的信赖与托付。
儿皇必当竭尽全力,矢志不渝,让大宋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泱泱强国。”
言罢,众人便围绕告慰太庙的诸多细节问题展开商讨。
从祭品的筹备、祭祀礼仪的规范,到参与人员的具体安排,皆逐一进行细致入微的研讨,力求将每一个环节都谋划得尽善尽美 。
,!
待诸事皆商议停当,李世民缓缓起身,目光平和而坚定地扫视众人,朗声道:“今日议事便先至此。
诸位爱卿回去之后,还望各司其职,悉心筹备,务必为告慰太庙之事做好万全准备,不可有丝毫懈怠。”
众大臣闻言,纷纷起身,撩起袍角,整齐划一地跪地行礼,而后恭敬退下。
一时间,勤政殿内的脚步声、衣袂摩挲声渐次远去,只留下一片庄严肃穆的静谧。
此时,勤政殿内只留下李世民、赵佶、赵楷、赵构以及站在李世民身后的李福全。
李世民尽显疲态,靠在龙椅上,微微闭着双眼,眉头轻皱。
李福全小心翼翼地凑到李世民耳边,小声询问:“官家,您要不要先回寝宫歇息片刻,瞧您这一路奔波,实在是太劳累了。”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缓缓睁开双眼,说道:“朕无碍,只是略感乏累。”
言罢,他伸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缓缓流下,虽带来了些许暖意,却难以驱散他心底那深深的疲惫与隐忧。
李世民与李福全低声交谈之际,赵佶、赵楷、赵构三人还沉浸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喜悦与荣耀之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不经意间听到李世民那句“朕无碍,只是略感乏累”,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世民身上,这才惊觉他的疲态尽显。
赵佶脸上那因儿子建功立业而浮现的得意之色,如薄雾遇朝阳,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心疼。
他脚下步子加快,几步便靠近了李世民,语气里满是关切,说道:“桓儿,你这一路在外,餐风宿露,鞍马劳顿。
回宫后又紧接着操持诸多政务,这般辛苦,身子骨哪能吃得消?
不如先回寝宫去好好歇一歇。
虽说国事重要,可你龙体安康才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可疏忽。”
赵楷见此情景,也赶忙凑上前,附和道:“爹爹所言极是。
皇兄您为了大宋江山,日夜操劳、殚精竭虑。
如今凯旋还朝,也该好好调养调养身体了。
至于告慰太庙等事务,臣弟定会和诸位大臣齐心协力、精心筹备,您尽管放宽心便是。”
赵构望着李世民略显憔悴的面容,心里满是愧疚与担忧,自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