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毛姓 (第1/2页)

说起来毛姓,估计咱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咱们的伟人吧。不过在伟人之前毛姓还有很多名人,接下来咱们慢慢谈。

毛姓的源流非常简单,除了兄弟民族改姓而来,就是出自姬姓。百家姓聊到现在,已经一百个姓氏还出头,唯有毛姓的源流无需多费手指头。

姬姓的毛氏有两支,一个是周武王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毛伯郑,也叫毛叔郑。一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姬伯聃。

伯聃的食邑在毛地,大概是现在的河南宜阳县。伯聃并没有去封地任职,而是在中央担任类似于现在的城乡建设部的官职。在他的封地的后裔,和一些在此地的居民,就有以毛为姓的。

毛氏正宗,还是毛伯郑。

因为周武王分封诸侯也分三六九等亲疏远近,亲弟弟毛叔郑就比那个同父异母的伯聃待遇高,能建立诸侯国,毛国。

刚开始毛国在陕西扶凤以及岐山等地,西周末年转移到河南原阳以及荥阳等地。当然啦,天下大势所趋,毛国在各诸侯国互相倾轧中,也没能保存下来。不过起码可以被证明的是,西周初年就已经出现了毛氏。

毛姓也是前一百大姓之一,人口大约两百五十万左右。

首先出场的,就是被我们引用了两千多年的一个成语发明者——毛遂。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就想要向楚国发出求救信号。

这时候就需要派出个精干人物,去说服楚国,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平原君赵胜。

赵胜占卜后,显示二十个人正好。但是平原君把门客扒拉来扒拉去,能文能武的只有十九个。

正犯愁呢,一个长相猥琐的半大老头出来,说我愿意去。

平原君问:‘’先生是谁,我怎么没印象,来这里多久了?‘’

那人道:‘’我叫毛遂,来三年了。‘’

赵胜也不客气,道:‘’你来三年,竟然不能被我认识,估计也没什么能耐吧!就比如是个锥子,如果是足够锋利,恐怕早就刺破口袋露出了尖!‘’

毛遂道:‘’您没把我放在口袋里,锥子再锋利也没地方刺不是嘛!如果真的在袋子里,别说尖了,就是把也早露出来了!但是您一直不用我,我刺空气当然显示不出来能耐!‘’

平原君觉得这家伙说话不一般,想想反正也没好用之人,干脆带着他充个数吧。

一行人来到楚国,楚考烈王接待了赵胜。按照规矩,只能是平原君赵胜上殿,其他人就在大殿下面坐冷板凳。

问题是赵胜嘚吧嘚跟楚考烈王掰扯一上午,楚考烈王还是一个劲把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

把冷板凳都暖热乎的毛遂实在是忍不住,瞅着守门的武士一个不注意,呲溜钻大殿上来了,离楚考烈王不过几步远的距离。

楚考烈王吃了一惊,问道:‘’何人?‘’

毛遂道:‘’外臣平原君手下毛遂是也。‘’

楚考烈王大怒:‘’大人说话,小孩子竟敢来插嘴!来人,与寡人打将出去!‘’

毛遂一只手扶着剑柄,道:‘’大王您现在不就仗着人多吗,可是我现在离你很近,如果想对大王不利,你再多人这时候也没用!‘’

总之又经过毛遂的如簧之舌,终于打动楚考烈王,答应派春申君黄歇带队出征。随后双方歃血为盟,这趟差事算是圆满完成。

由此引出两个成语,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

从毛遂脱颖而出之后,毛家可谓人才辈出。

毛遂的儿子毛亨,和他的侄子毛苌,被称作大毛公和小毛公。爷俩都是学富五车,共同开创了着名的毛体诗。

经过考证,湖南韶山毛氏,就是毛遂一点不拐弯的嫡亲后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