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杜姓-1 (第1/2页)

杜姓又是一个大姓,目前人口约六百多万。

杜姓名人也非常多,并且故事精彩纷呈。

接下来按照老规矩,先把杜姓起源做个简单的介绍。

杜姓最早的源头是源于国名,或者叫氏族名。

杜,是一种树,慢慢的有一个部落以杜树为图腾,形成杜氏。后来成立杜国,大概在今天的陕西岐山一带。

源于芈姓,是楚成王熊艰,自称杜敖,他的后人就有以杜为姓的。

出自祁姓,得姓始祖是周宣王时候的杜伯。

源于姜姓,神农氏后代。居住在今天的西安北部一带,周灭商后,杜氏归顺周朝。

官职名,春秋时候有些国家设立杜蒯的职位,主管国君吃喝拉撒和祭祀时候的牛羊肉供应。担任这个职务的后人,有以杜为姓的。

再就是黄帝时候的杜康。

关于杜康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黄帝时期的人。再一个是夏朝的第六任国君,也叫少康。有记载的第一个盛世,就是少康中兴。

关于杜康酿酒的故事,在《酒海钩沉》第一卷第一章就有叙述,这里不多说。

总的来说,杜姓大部分认可起源始祖为杜康和杜伯。

当年周宣王姬静刚上台时候还不错,开创了宣王中兴。

但是随着自我感觉良好,周宣王也开始不干正事。

鲁武公带着俩儿子来朝拜周天子,结果周宣王喝大了,竟然置传统规矩于不顾,直接任命鲁武公的小儿子公子戏为下一任国君,对鲁国后来的内乱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后来鲁武公回到鲁国就薨了,公子戏继位,就是鲁懿公。但是公子括的儿子觉得自己太亏,发动暴乱。这段跟杜姓没关系,不细表。

紧接着周宣王对外用兵,结果一败涂地。

不服输的周宣王就开展经济人口大普查,那意思就是要让老百姓接着交税服兵役,好继续打仗。

上大夫左儒来规劝,被周宣王赶了出去。

下大夫杜伯也来劝谏,估计来的不是时候,喝晕乎了的周宣王火气大,命令直接将杜伯杀了。

而左儒虽然没被定罪,但由于跟杜伯特别好,又看不惯周宣王的做派,也自杀和杜伯做伴去了。

杜伯临刑前,说了句话:‘’我无罪被杀,三年内定要来找昏王索命!‘’

过去人都迷信呀,吓得周宣王愣是三年没敢出王宫大门。

俗话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三年期满,感觉诅咒已经失效的周宣王出来打猎。

在山里一条小路上,一辆车朝着周宣王的座驾直冲过来。周宣王仿佛看到杜伯张弓搭箭,而再看同车的其他人,视若不见一般。

周宣王觉得奇怪,也吓得不知所措,猛然间大叫一声,倒撞下车来。

其他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听到周宣王大叫,急忙查看时,一支箭正中周宣王哽嗓咽喉,哪里还有命在呀!

估计这个事是因为保镖护驾不利,故意编出来的谎言。要不然周宣王平白无故的被射杀,一群保镖都完好无损,没办法跟王室和全国人民交待呀!

要知道那时候可不像现在,鬼子国前首相遇刺,我看到那段视频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保镖听到枪声,一个比一个躲的快呢?

皇帝遇刺,保镖得眼疾手快,必要时候要冲出去挡子弹。而周宣王被杀,这帮人竟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请出来杜伯索命的回忆,实在编造不出别的理由。

汉武帝上台后,重用一些酷吏,用酷吏来规范百官,也就是最早的打黑除恶。

在当时的酷吏中,以张汤名气最大。但是要说到杜周的话,估计当年做官的都会被吓得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杜周是南阳人,其实百家姓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