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2/5页)

我赵,还有公子在,只要公子登高一呼,我赵国地军民无不响应,唯公子马首是瞻,还请公子早登大位,抚定民心,使民心有所归依。”

国家领导人除了权力之外,在政治上还有象征意义,那就是让老百姓有一个效忠的对象。赵王被俘了,对赵国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之一,要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登上王位,那么赵国的残余势力就无所归依,无所适从,就是不攻自破了。

李牧说的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公孙辩赞同道:“是啊,公子。李将军言之有理,还请公子马上即位,率军抵抗暴秦。”

公子知道自己是目前拯救赵国的不二人选,也没有推辞,道:“即使我即位,可赵国残破,也难以与暴秦相抗。现在的暴秦兵威正盛,所向披靡,而父王刚刚被俘,于我赵国的士气民心打击极为沉重,这可如何是好?”

他能在短时间内想到此点,也算不错了。

对于这事,公孙辩也是束手无策,只有干瞪眼的份。

李牧不慌不忙地道:“公子请放心,这事臣倒是有一策。”

他是柱石将军,智计百出,深得公子嘉地信任,闻言大喜,忙问 道:“李将军快讲。”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八章 西线决战(三)

“你们看看,这个李牧又给寡人出难题了。”秦王把手里的密报递给尉缭,问道:“缭子先生以为如何?”

尉缭接过看完,秦王道:“你们都看看。”递给王翦,道:“赵王被俘对赵国的军心士气,民心民情是最沉重的打击,李牧扶立公子嘉为王并不足怪。”

秦王点头赞同道:“缭子先生说得是,寡人也这么认为。王将军,蒙将军,你们以为如何应对为宜?”

王翦平静地道:“赵王被俘之后,臣一直在想这事,臣以为李牧此举无非是想重振赵国的军心民情,使民心军心有所依托。李牧此举会有一些作用,但其作用可能有限得很,还有比赵王被周先生俘获给赵国的打击更沉重的吗?臣以为没有。”

蒙武未语白须先动,道:“王上,王将军所言正是臣所想。臣以为我军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应该集中兵力吃掉司马尚再说。司马尚具有极强的攻防转换意识,他的军队虽是给我几十万大军团团包围,可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先吃掉为宜。”

内史腾腾地一下站起来,道:“王上,蒙将军说得有道理啊。恕臣直言,依臣看司马尚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在我们几十军队的重压之下,他硬是抵挡住了不说,还扎下营寨,我们到现在也拿他没有办法。臣以为我们应该趁赵王被俘。赵军士气低落之际进行最后一击,决不让他恢复过来。”

这地确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只要把赵王被俘的消息透露出去,包围圈中的赵军就会无心再战,这好处有多大,精明的秦王不会想不到。秦王点头赞道:“内史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事先放放,等会再议。我们还是先议议如何应对李牧这招棋。”

内史腾是一个单纯的将军,没有明白秦王的意思,道:“王上,这还有什么好议地?水来土屯,兵来将挡,灭了司马尚就是了。”

秦王笑笑道:“好!内史将军有如此的求战意识。寡人甚慰。内史将军,寡人是大秦的王上,眼光不能只盯着西线,还要看到其他的地方,正所谓欲谋划于一域者必先谋全局,依寡人想来,李牧必然会在其他方面有所动作,寡人要是不先谋好这些方方面面,只顾着西线,那寡人这个王上就当得太不象话了。”

一席话说得尉缭王翦蒙武不住点头。内史腾讪讪地不好意思。 道:“王上,臣是个粗人。没想到王上想得如此深远,臣请罪。”

秦王笑容不变道:“内史将军不必自责。你是将军,盯着西线这无可厚非,有你这样时刻不忘战的将军,寡人高兴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