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3/5页)
周冲对他的这份才情很是吃惊,不置可否,反问道:“公子何以断定是我提醒了李斯?”
扶苏打量着周冲,道:“扶苏是想周先生和李斯的交情很深,是不愿意看着他给父皇诛杀,这才提醒他的。”
周冲点头道:“公子的见地非凡,是周冲提醒了李斯。周冲提醒李斯,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也不全是。我要告诉公子的是,周冲之所以提醒李斯,那是因为皇土要重用他,我不能不提醒。”
扶苏彻底迷糊了,问道:“这是为什么?”
第六卷 革新篇 第十0章 帝王之师(六)
秦始皇启用李斯为丞相这事是很高深的帝王心术,不要说扶苏小小年纪,就是好多帝王做了一辈子皇帝也见得能够理解得到,这事又不能不给他讲清楚,不然他肯定误入些途。周冲笑着问道:“公子的眼力不错,那么周冲斗胆问公子一句,你刚才说的李斯的短处,你说皇上知不知道?”
扶苏想也没有想口道:“父皇英明神武,比扶苏强得太多了,肯定是知道的。”
周冲大拇指一竖,赞道:“公子所言极是,皇上正是知道李斯这些毛病才重用他,若是李斯没有这些毛病,反而不会用了。”
这就更加深奥了,扶苏迷糊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傻傻地打量着周冲。周冲接着道:“周冲再问公子,满朝文武有多少人不是为了功利而为官的?”
扶苏虽不明白周冲为何有此一问,还是回答道:“周先生,缭子先生,韩非。王敖,甘罗,就你们五人。王剪蒙武他们虽然品德不错,也是功利中人。”
小小年纪,居然全部说对了,周冲不得不叹服他的才情,只要好好调教,将来必是一位不逊于秦始皇的好皇帝,下定决心一定要给他解释请楚,道:“周冲也是这么认为。公子请想,满朝文武除了我们五人,都是为了功利而入朝为官,要驾歌群臣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扶苏眨巴着眼晴想了一阵,才迟疑着道:“用功利驱使,周先生,是不是呀?”这已经和他的品性有点违背了。他也不太敢肯定。
周冲击掌赞道:“正是这样!公子请记住一句话:使君子以义。驱小人以利!象缭子先生这样的君子,为了大义他可以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计。可小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心里只有利。所以要他们办事,就得用利驱使,李斯急功近利之人。不用利盖来驱使,还能用什么呢?”
扶苏想了一阵,才道:“周先生。可圣贤之言只说君子,孔孟都是楷模,照他们的说法只有君子才能为政。小人应该远离朝堂,究竟是圣人对了,还是周先生对了?”
圣人对了,还是周冲对了。这话他只说一个对字。不说“错”字口那是照顾周冲地面子。小小年纪就把话说得这么周全。让人不得不赞叹他地细心,周冲开心地笑道:“公子,周冲要是告诉你孔孟也对,我周冲也对,你信吗?”
扶苏先是摇头,后是点头,最后没有反应了。因为周冲这话实在是太玄了。把他弄糊涂了。都不知道该做何反应了。
周冲解释道:“其实,孔孟说的是有道理的。他们说君子应该列于朝堂之上,这是对地。公子请想。要土帝王不说要君子列于朝堂,而是说要品性不好的人列于朝堂,那会是什么样?还不乱套吗?”
扶苏使劲点头,没有说话。周冲接着道:“实际上,哪里有那么多君子呢?就说大秦的朝堂吧,以皇上地雄材,满朝文武也才五人堪称君子,其他的人都是为了功名利禄而为政。请问公子你说行孔孟之道,就用五人来治理大秦可行吗?”
“不行,人太少,根本就做不过来。”扶苏果断地否决。
周冲肯定地道:“这就对了。先王之道行的是君子之法,可先王之目才多大?大者不过十里,小者不过数十里。再加上民风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