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了 (第2/2页)
一个巨大的线圈,并利用载有核融合燃料的飞船对其进行通电。
由此产生的瞬时磁场或许能在小行星撞击前及时将其路径改变。
虽然单独看线圈的作用很小,但却足以起到调节小行星方向的效果。
换言之,这种方法相当于是在增强蓝星自身的磁力。
然而这么做风险很大,吴罡心里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因此,在这关键时刻大家都在拼命构建新的生存点。
嘴上说不愿帮,但内心深处布鲁克还是好奇吴罡这套计划到底行不行。
据吴罡模拟计算显示,如今这颗小行星离蓝星已经越来越近了。
而且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之前搭建的那个超级宇宙线圈也刚刚竣工,位于空中的位置也被固定住了。
接下来只要由吴罡启动核融合电源就能供电给这个线圈。
新粒子的核融合技术唯有吴罡一人掌握,所以这次只能由他负责操作。
关键是除了他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能否成功拯救所有人就要看这项新技术的表现了。
另一边,付强军和布鲁克紧张兮兮地盯着屏幕上小行星的一举一动。
看着它一点点接近蓝星的样子,谁也不敢说自己不慌张。
甚至因为过于专注导致两人手都不知不觉握在一起。
直到察觉后尴尬地分开了彼此的位置,但双眼始终离不开监测数据。
时间缓缓流逝着。
此时吴罡已经将新粒子核反应的能量提升至最大值。
尽管旋钮已被拧到底,但实际功率依旧无法再高了。
发电机组此刻正全力运转着发出阵阵响声。
并非不想让其效能更强一些。
实在是当前拥有的材料限制只能做到这一步。
再往上提高的话可能会导致某些部分难以支撑。
这个磁场发生器还是使用特别定制过的火箭运送来的。
尽管整体重量和发动机都是采用改良碳纤维材质制成。
但仍处于最大承载限度内。
本应能够提供相当长时期的能量供给。
如果放在火星或是地表区域,那么一年所需的电力完全可以解决掉。
然而即便如此!
在另一边却依然未能成功导通电源。
“怎么会?还没通电呢?”
守在线圈一端等待信号的付强军赶紧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吴罡。
其实布鲁克心里早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如果检测不到电量就意味着没有任何磁场产生,也就是说整个方案失败。
但是吴罡想到另外一种可能。
可能是距离过远造成的传输延迟。
要知道该设备目前正处于高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