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第2/5页)
些细微的情节与日常相处的细节中,我们更能清晰地洞察到贾母内心深处对薛宝钗的真实态度。例如,在元宵家宴这样的重要家族聚会场合,贾母命宝钗点戏点菜。宝钗为了迎合贾母喜好热闹、偏好甜烂食物的口味特点,刻意选择了几出热闹非凡的戏文和一些甜腻软烂的菜肴。贾母表面上虽然呈现出高兴愉悦的神情,但这种刻意为之的迎合与讨好,并未真正触及贾母的内心深处。相比之下,林黛玉那种率真自然、才情横溢且毫不掩饰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行事风格,反而更能吸引贾母的目光,赢得她的真心喜爱。又如,在贾府众人商议螃蟹宴等活动时,宝钗提出的一些节俭实用的建议,虽然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与赞赏,但贾母对此却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与支持。这表明贾母与宝钗在生活情趣与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贾母更倾向于享受生活的奢华与精致,而宝钗的务实与节俭在贾母眼中或许略显小家子气。
,!
四、贾府是否有赶薛宝钗之意的深度探究
贾府在对待薛宝钗及其薛家亲属在府中居住一事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委婉的驱赶之意,尽管这种意图并未以直白生硬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系列隐晦微妙的行为和暗示来传达。
其一,在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因阻止宝玉饮酒而引发的一场激烈风波中,宝玉一怒之下摔了茶杯,此事惊动了贾母。贾母得知后大为震怒,不仅严厉训斥了李嬷嬷,还做出了撵走茜雪这一颇为严厉的决定。当时众人恰好齐聚在梨香院,而薛家母女也在现场。贾母如此大动干戈地处理这一事件,表面上看是为了整顿宝玉身边的仆从纪律,维护家族内部的秩序与规矩,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这很可能是贾母借机对薛家母女敲响的一记警钟。通过这种方式,贾母意在暗示薛家母女,她们在贾府居住期间需要严格遵守贾府的各项规矩与礼仪,切不可因自身的行为或影响力而对宝玉产生不良的引导或干扰。这一事件无疑在无形中给薛家母女传达了一种微妙的压力与警示信号,暗示她们在贾府的处境并非如表面上那般稳固与自在。
其二,在筹备元春省亲这一重大家族事务的过程中,贾政提出让薛姨妈母子搬出梨香院,以便为从姑苏采买来的小戏子们腾出居住和排练的场地。贾政此举看似是基于合理的空间规划与资源调配需求,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暗示意义。梨香院作为薛家在贾府的临时住处,一直以来都是薛家在贾府地位与身份的一种象征。如今,贾府却以筹备元春省亲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薛家腾出梨香院,这无疑是在向薛家表明,贾府对他们在府中的长期居住安排已经产生了动摇与改变的意图。尽管这一驱赶的意图表达得较为委婉含蓄,但对于心思细腻、深谙世故的薛姨妈母女来说,必然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深意与不寻常之处。
其三,贾母在一些特定场合的言行举止,更是直接或间接地透露出了对薛家期望落空以及对宝钗与宝玉婚事不支持的态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贾府驱赶薛家母女的潜在意图。例如,在清虚观打醮这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合中,张道士当着众人的面为宝玉提亲,提及了一位家境殷实、品貌出众的小姐。贾母对此的回应极为果断且明确,她不仅当场拒绝了这门亲事,还特意强调宝玉不宜早娶,声称宝玉命里注定不该过早成婚,需要等年龄再大一些、心智更加成熟之后再考虑婚姻大事。虽然贾母并未直接提及薛宝钗的名字,但这一番表态无疑是对“金玉良缘”这一说法的沉重打击。在当时的情境下,众人皆知薛家一直以来都在暗中推动宝钗与宝玉的婚事,而贾母的这番言论,无疑是在公开场合向薛家母女以及整个贾府上下表明,她对宝钗成为宝玉妻子这一可能性并不看好,甚至持反对态度。这一态度的明确表达,从侧面反映出贾府对薛家在府中继续滞留并期望促成“金玉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