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第1/2页)
在贾府那深深庭院之中,贾政的书房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雕花窗棂透进的光线,洒在屋内的书案上,映出贾政紧锁的眉头和手中那微微颤抖的关于薛蟠官司的文书。他身着一袭深灰色的长袍,身姿端正却难掩内心的烦忧,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似踏在家族命运的钢丝之上。
此时,王夫人匆匆赶来,她的脚步急切,眼神中满是焦虑与不安。未等坐下,便急切地开口:“老爷,那薛蟠之事如今可如何是好?薛家已经多次派人来递话,这孩子虽生性顽劣,但毕竟是自家亲戚,咱们怎能眼睁睁看着他被重叛啊?”她的声音略带颤抖,手中的帕子不停地绞动着,显露出内心的极度不安。
贾政停下脚步,深深地看了王夫人一眼,眼中满是无奈与挣扎,叹了口气道:“我岂不知此事棘手?只是这国法森严,若公然袒护,我这一世的声名……我自幼饱读诗书,深知礼义廉耻,如今却要为这等事去周旋,实在是心有不甘。我在朝为官,一直秉持清正廉洁之名,如今却陷入这般境地,稍有不慎,便会身败名裂。且律法如山,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旦被人参劾,我多年的仕途恐将毁于一旦。”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重的压力。
王夫人听了贾政的话,心中更加焦急,她上前一步,靠近贾政,说道:“老爷,您也别太迂腐了。如今这世道,哪家没有些难处?咱们暗中使些力气,只要能保住薛蟠性命,让他日后改过自新,也算尽了亲戚的情分。您想想,薛家与咱们贾府本就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薛蟠有个三长两短,薛家必定元气大伤。且说那宝丫头,若没了这兄长撑腰,日后在这府里的处境也会艰难。宝丫头心思细腻、聪慧过人,又是金玉良缘之说中的关键人物,若薛家垮了,这对宝玉的婚事乃至整个贾府的未来谋划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贾政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王夫人见状,继续说道:“再者,若咱们此时不管,外人岂不说咱们贾府薄情寡义?在这官场、商场之上,人情往来错综复杂,日后谁还愿与咱们贾府真心结交?咱们家族如今的昌盛,离不开各方的扶持与帮衬,若因这次不帮薛家,而失了人心,断了人脉,这贾府的根基怕是也会动摇啊。”她的语速加快,言辞恳切,试图说服贾政。
贾政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夫人,我并非不知这些利害关系。只是这一出手,便是踏入了危险之地。我若动用关系,定会惹人注目。朝堂之上,那些御史们无孔不入,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成为弹劾我的把柄。我一生所求,不过是家族安稳兴盛,同时也能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为朝廷尽忠。可如今,这两者却好似陷入了矛盾之中。”他的眼神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贾府辉煌的表象下那隐藏的危机。
王夫人轻轻叹了口气,走到一旁的椅子前坐下,说道:“老爷,我也明白您的难处。但事已至此,咱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咱们可以挑选那些可靠之人去打点,不一定要您亲自出面。比如让贾琏去金陵城,他行事还算机灵,也熟悉那边的情况。只要嘱咐他做得隐秘周全,想必也不会出太大的纰漏。而且,如今家族之事繁杂,各种开销巨大,经济上也需要薛家的支持。若能救得薛蟠,薛家必定感恩戴德,日后在钱财、人脉上也能助贾府一臂之力。这对缓解贾府目前的经济压力和拓展人脉关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贾政坐回书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他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的坚定:“罢了,就依夫人所言。但此事一定要万分小心,绝不能让外人抓住把柄。”王夫人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情:“老爷放心,我定会安排妥当。”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薛蟠之事的审理进展,一些风言风语渐渐在京城传开。街头巷尾,人们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