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转战 (第2/3页)
日都被重兵把守着,吃喝用度皆由白元子弟层层递进去,绝不允许外人随意探视,也不许他们外出一步。这二人倒也静得下心,每日盘腿镜修,不闻窗外之事,进益倒是出奇的快。特别是赤羽,他经过一番辟镜之后,竟将自己所修之镜与那秘镜打通了。起初他也不敢贸然进入,时时提防着,恐有邪气或是异物飞出来,毁了他的心血。然而一阵观察之后并未见什么异样,他便试着进到里面,几番查探,才知其疆域之广阔,竟似重塑了一个世界。他也不敢走得太远,只怕有去无回,然而又被其中奇峻诡丽之势所吸引,每每闲暇时便潜在其中,感受四季变换、景色变迁。他分明记得,刚开始时,自己是进不得这秘镜的,后来甫一打通,初踏足进去时还运不得真气,只能徒步探访,直到后来,相融越来越多,才像刚能御气的小弟子,慢慢学会了飞行,学会了在其中运转真气。
驻守在绝崖上的青术,似是重获自由的羁鸟,自由中又带着一丝不安。父亲黄岐山人被人围剿的情景他哪能放得下,直到如今还历历在目。在他眼中,无论是白松还是阴阳二老,都不过是爪牙、走狗。害死自己父亲的真凶是黑刹无疑。因此,如今他被封在绝崖上,算得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然而家仇国恨又让他不敢有半分懈怠之情,只愿在有生之年修成化境,将惠泽、子悠两个黑刹头目一网打尽。仇恨如藤蔓长进了他的血肉和骨髓,在岁月的催持下枝繁叶茂,填满了他整个意识和腔体。他无时无刻想要将黑刹置于死地。为此,他与恩师断绝了来往,只因当年他从中作梗,叫黑刹死里逃生。他也渐渐对白崇一心生嫌隙,怪他优柔寡断,没能果断出手,将黑刹斩草除根,因此,对白橹这个恩赐的姓名,他从来不用,也不许白崇一之外的人用。他的骨子里还保留着皇族的高贵气度和桀骜不驯的豪气。
说到青术的师父司徒,倒算得上一颗钉进空隙的楔子,看似将空隙填满,将两个木器连在一起,但其实却似水中滴进了一个墨点,等它慢慢晕开时才愕然发现,不知何时,整个池水尽被染成了墨色。他在东山上无偿为白元培育弟子,每年三百人,十年一茬,这二十年间,他共为白元输出了四千余名弟子,这些弟子修为不错,又都在各堂、各地、乃至各长老院中身处要职,渐渐充当起中坚力量。白崇一心思不在于此,还要不停地向司徒和汉美表达谢意。
白元各长老,唯有三长老白桢一直守在白元宗门,二十年间并未外派。另有六长老白无双,为了寻找白灵儿的踪迹,寻遍了察燕每一寸土地,甚至几次潜到拉瓦深沟下面,到极深极寒极暗之地追寻白灵儿的足迹,只可惜,他的修为让他探不到底便不得不返回。二长老白楸守在沙河江州,一面要注视着黑刹的动向,一面又要监控着新党一众人等。四长老白榆守在雍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抵住新党要害,让他进退不得。
至于驻守在凉州的白魅,起初与白泽一起去找寻白灵儿的下落,企图在危难时助她一臂之力,然而,照着山河社稷图苦苦寻了几年,也没有半点消息,难道她真的从人间蒸发了不成?他两个虽也有监视新党的使命,但只是平日里做做样子,实在是下不去手的。
白崇一本人是极忙碌的,他多半的心思气力都用在了寻找金丹上。当年命普一到北方搜罗了几十名卜师,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本事,各显其能、各说各话,把察燕江山湖河城胡乱点了一通,有些甚至南辕北辙、相互矛盾,彼此间各执一词,相辩甚欢,搅得白元宗门里“热闹”非凡,更搅得白崇一晕头转向,空欢喜了几场之后便对他们丢失了耐心和信任,遣散了大部,仅留下五人,联合起来绘制了一幅风水推演图呈在眼前。白崇一大喜,也不敢派人去寻,只能亲自出马,带着普一、辛安两个,到图中所标注的山上、谷中去搜寻。二十年间,走遍了大半个察燕,也未曾见金丹的蛛丝马迹。他几乎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