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力战劝降 贼心归仪 (第2/3页)
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的手中还紧紧握着兵器,仿佛随时准备再次投入战斗。
卜大武在一旁,得知五个兄弟已死了四个,心中感慨万千:“我即便不被擒,在此力战也是孤掌难鸣,何况终究难逃一死。若去大营能饶我不死,我就归降算了。当强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打定主意,等待着被解往大营。几个小军抬起他,向大营走去。他们的脚步有些沉重,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
徐庆、徐鸣皋、狄洪道、周湘帆、杨小舫五人合兵一处。他们清点人马,发现士兵死的不过数人,伤者也不足百十名,而喽啰们却死伤惨重。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尸体,有的已经血肉模糊,让人不忍直视。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让人作呕。
徐鸣皋派了一千名精锐在此守山,并监守未死的喽啰。随后,各军敲起得胜鼓,那鼓声如雷,振奋人心。一同回营缴令。
此时已过中午,大营内的元帅王守仁早已得知消息。当得知徐鸣皋斩杀了池大鬓、胡大渊两个贼首时,他心中甚是欢喜。大营中,旗帜飘扬,士兵们来来往往,忙碌而有序。
不久,又有探子来报,杨小舫杀死了郝大江,狄洪道、杨小舫、周湘帆三人合战任大海,任大海战败落马自刎身亡。王守仁更加喜悦。但西山夹谷的徐庆还没有消息,他正焦急等待时,只见探子跑来禀报:“禀元帅,贼目卜大武在夹谷力战,被徐将军猛勇杀敌擒住捆绑了,很快就会解回大营,听元帅发落。”
王守仁听后,十分畅快,心中暗道:“多年巨寇,一朝被擒,为地方除了大害,也能让朝廷少些忧虑了。真是国家之福啊,有徐鸣皋等这样的英雄,不然这伙巨寇不知何时才能剿灭。”正想着,忽闻金鼓齐鸣,各军已经收队。王守仁亲自出营门迎接。
徐鸣皋等人到了营前,一见元帅亲自出来迎接,大家急忙下马。
王元帅上前慰劳道:“诸位将军立下大功,辛苦了,先到帐内歇息吧。”
徐鸣皋等人谦逊一番,跟着元帅进入大帐。大帐内,布置得简洁而庄重。王守仁先给徐鸣皋记了头功,然后依次记录众人功劳。
徐庆上前说道:“元帅,贼目卜大武已被末将擒获,现在营外听候发落。这个贼目猛勇异常,末将观察他似乎有投诚之意。若元帅能加恩,免他死罪,收录在营中,让他效力,将功折罪,末将觉得卜大武不会再有异心,将来或许能成为国家一员猛将。不日去剿南安时,还可让他做内应。剿灭之功说不定就落在他身上呢。末将是爱才起见,不知是否妥当,还请元帅定夺。”
王守仁听徐庆这么说,心中也有收服之意,便命人将卜大武带进帐来。
只听一声答应,不一会儿,卜大武就被押解进来,跪在地上。卜大武身材高大,他的眼神中既有一丝倔强,又有一丝恐惧。
王守仁仔细打量着卜大武,只见他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豹头环眼,两道长眉,一双大耳,大鼻梁,阔口,黑漆漆的面皮,生得颇为不俗。
王守仁看罢,暗暗赞叹:“此人若肯归顺,将来必是国家栋梁。”于是说道:“卜大武,本帅看你一表人才,理应一心向上,谋个出身,为国家建功立业,才不辜负天地生养。为何甘心为寇,触犯国法?今既被捉,你还有何话说?”
说完,就喝令推出营门斩首。只听手下一声吆喝,走上前来推卜大武。
这时,徐庆急忙上前,为他讨饶道:“元帅且请息怒,末将冒死有一言禀报。卜大武甘为强寇,本应罪不容诛,姑且念他现已就擒,请让末将劝他归降,让他在营效力,将功折罪,以观后效。还望元帅赐他不死,卜大武定然感激元帅活命之恩,死心塌地报效国家。”
王守仁见徐庆如此求情,心中也想收服卜大武,便转言道:“本帅虽可看在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