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5页)
建,而德国人的提议显然是天赐良机。
在另一边,希特勒也是孤注一掷。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他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东方。他之所以与苏联和解,是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打通属于他自己的丝绸之路了。
于是,在协议签署后,希特勒将他的将军们召集到阿尔卑斯山小屋,向他们介绍协议的内容以及他的计划。他靠在一架三角钢琴上,自我吹嘘。他宣称,德国人很幸运,拥有一个像他这样可以完全信任的人。他对他的高级军官们说,“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必须把握住眼前的机会。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德国只能生存短短几年。他告诉将军们:“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与苏联结盟不仅能够收回《凡尔赛和约》中失去的土地,而且还能保证德国的未来。但要时刻牢记的是,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德国的成功。“收起你们的同情心吧,”他说道,“大胆去做。八千万(德国)人必须得到他们所应得的,他们的生存必须得到保障。”他说的是入侵波兰,以及与苏联和解之后的新机遇。对希特勒而言,与苏联达成协议会增加其政治冒险游戏的风险,但也会带来丰富的资源。尽管自崭露头角以来,他经常会谈到所谓的德国人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但是他也告诉他的将军们,成败的关键是那些具体的战利品:粮食、牲畜、煤炭、铅和锌。拥有了这些,德国人才能获得最终的自由。
然而并不是每个听众都对此深信不疑。希特勒声称战争将持续六周,但冯?赖歇瑙(von Reichenau)将军则小声抱怨说六年也打不完;利伯曼(Liebmann)将军也无法认同,他说,希特勒的讲话总是自吹自擂、漏洞百出、令人厌恶,根本不具备一丁点儿的理智。然而,当代研究纳粹德国的一流权威专家指出,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他。
希特勒坚信他已经找到了捍卫德国未来的道路。国内农业产量的不足是德国的一个明显软肋。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德国开始启动战争机器,并且消耗大量资源、时间和金钱的30年代,农业生产更是进一步恶化。事实上,这一时期还通过了新的法律,导致了对农业投资的大幅减少。德国无法靠国内的生产自给自足,因此只能严重依赖进口。1939年8月,在与一位但泽(Danzig)的高级外交官谈话中,希特勒提及这一让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法承受的压力——这也是他最常谈到的主题之一。然而现在,他声称找到了答案:我们需要乌克兰,“这样就没有人能够让我们像在上一次战争中那样挨饿了”。
1939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将乌克兰,或者说是其肥沃土地上的粮食收成送给了希特勒。里宾特洛甫造访苏联首都后的数月内,纳粹和苏联的官员在莫斯科和柏林之间不停往来穿梭。德国人相信,这一良好的开端终将带来进一步的协议,特别是关于里宾特洛甫在1939年8月对莫洛托夫所说的“从黑海到波罗的海之间的领土问题”。更多细节的谈判都围绕着贸易条款进行,尤其是苏联小麦、石油和其他物资的数量和价格,这些都是德国人入侵波兰以及入侵之后所必需的。斯大林正在为希特勒的战争推波助澜。
与苏联的结盟给了希特勒信心,他不仅有了入侵波兰的资源保障,而且他相信,他在东方的地位也会受到他与斯大林之间协议的保障(苏联领导人在签约时说:“我用我的名誉担保,苏联不会背叛它的盟友。”)然而,据一位更加敏锐的高级官员分析,瓜分波兰将使德国的防线更为脆弱,因为这让苏联的边界线大幅度地向西推进了。弗朗茨?哈尔德(Franz Halder)指出,德国人不如保持与苏联的友好关系,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中东及地中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