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相逢一笑-哪里是我们的归宿(12) (第2/4页)
:“袁点读博士,你家徐宁也是博士,咱一机厂一两千员工,我就知道这两个孩子读了博士,孩子有出息啊。”袁梁说:“你家两个孩子都研究生毕业了,一个上海工作,一个苏州工作,也够优秀的。”李盈盈插话说:“反正不用进工厂了,下不了岗了。”徐有才嚷道:“你倒茶啊,没眼色,你倒是想下岗,你一个无业游民到哪里下岗去。”
徐有才说:“袁总在上海有个好同学,他多年前去上海就是那个同学帮忙介绍的,袁总在上海待了十年回来了,他同学非要袁点考他在的大学的研究生,袁点考上后,他又指点着袁点上了本校的博士,说是一定要把袁点留在上海。”袁梁说:“我的这点事,徐有才都知道。我同学黄晓光是上海复华大学的博导、学院院长,我家点点就在复华大学读博。”辛伟峰问道:“这博士是研究啥的?”袁梁说:“袁点博士研究的大方向是宏观经济,比如说国家要改变经济环境,要几千万国企员工下岗,就需要有些人前期介入、前期研究,制定政策、提出建议,以供决策层参考。前段时间回家,还和我探讨二十年前的下岗潮,她说这个课题他们学院也有团队在研究,她还和我争论了半天,没办法,咱站的层次和她不对等,聊着聊着就聊不下去了。”辛伟峰说:“干这个好,这个有实用价值,我们下岗的时候啥也没有,一分钱补偿没有,一点说法没有,一点优惠政策没有,啥也没有,就是长官意志,就是让你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李盈盈说:“我家徐宁研究的课题也很好,上个月还到北京参加了什么高峰论坛,徐宁发表了好几篇论文了,徐宁说了,他现在就是博士班党支部书记,他要参加选调生,毕业就是副县级。”徐有才说:“你看你能的,说的啥,孩子现在是在读博士,是在做研究,还副县级了。”李盈盈说:“徐宁说了,他还到云南田苗苗那边考察去了,配合国务院参事室在做一个项目,就是开发西部。”袁梁笑了:“他还知道田苗苗。”徐有才说:“徐宁到上海,在鸿润大厦认识的田苗苗,到了那里就是田妈妈长田妈妈短的。他跟着导师去云南考察,就去见了田苗苗。徐宁说,田苗苗见了他都哭了,在家里摆了两桌席,请了他们考察队的人,喊来寨子里的人陪着。徐宁说,他的研究方向就是西部开发,最好能参加云南的选调生,他志在西部。”辛伟峰赞叹道:“你看看,孩子们干的都是大事,都长大了,一个宏观经济,一个开发西部,这眼界太高了,是咱在家里的人体会不到的。”李盈盈说:“徐宁还谈了个女朋友,也是博士生,我们急着装修就是孩子们下个月要回家看看。”辛伟峰说:“我说你家装修得这么好,在这个小区可算是高档装修了,这是两个博士要回家。”李盈盈说:“我家儿媳妇是研究wto的,我也不知道是研究的啥。”辛伟峰说:“那这个wto更高端,面向全世界啊。你还别说,李盈盈就是厉害,培养出来这么优秀的儿子。徐有才,徐宁这么优秀可没有你的功劳,你不是去云南,就是去上海,最后又跑到乌鲁木齐,你可没有为孩子费过心。”徐有才说:“你就差没说,徐宁不是我的亲生儿子了,也就中间两年的时间,其它时间还不都是我在外面拼命挣钱养这个家。”李盈盈撇了撇嘴。
徐有才说:“最初的时候,有两件事我忘不了。一个是,我看见袁总倒腾了房子结婚,我也倒腾了一间房子,后来又想法弄了隔壁的一间房子,这样两间房子才置换了这一套房子。第二个是,我那年和你辛伟峰去阿根廷,你一定忘不了袁总当年的操作,我们在那里待了一年就挣了几年的工资,我从家徒四壁,到买齐了家用电器,还有了点存款,不至于在这个家属院难看,这一点我不会忘记。后来再有钱,也不如开始的时候,那是久旱逢甘霖。”辛伟峰说:“我在阿根廷一年,我是真受不了阿根廷的旱季,你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