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海纳百川-再次来到启航之地(8) (第2/4页)

远去的背影,想着这两口子的遭遇,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一切从头再来。

又是周五下班,白怡青见袁梁还在那里坐着,就打招呼,袁梁正在电脑上斗地主。办公室里其他人都走了,白怡青就站在袁梁的座位前:“还忙什么,走吧。”袁梁说:“这就走,回去也没事。”

两人来到楼下,走向公交站,袁梁看看天上,太阳还很高很亮。

袁梁停下脚步对白怡青说:“你不用急着回去吧,这周朱哥不回来,走,我请客,一起去吃晚饭。”白怡青推脱着:“我回家是没事,老公不回来,儿子住校。刚刚五点多,吃饭还早着呢。”袁梁头一摆说:“走吧,去五岳广场逛逛,去那里吃饭,你回家还不是一个人。”

两个人肩并肩走到五岳广场,在一楼二楼逛了一圈,就在五岳广场的一家小饭店坐下。袁梁点菜,被白怡青拦住了:“你还点什么菜,我就一碗面就行,我们中午吃的太好了,你自己吃什么就点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袁梁心想,经历过下岗的女人就是不一样,知道过日子,知道体谅人。袁梁点了两碗鳝丝面,又每人加了个鸡蛋。

面上来了,袁梁对白怡青说:“这次不算,等什么时候我再回请你们两口子。”白怡青把自己碗里的鸡蛋拨给袁梁:“你还请什么,我老公回来也是着急毛慌的,还要到他姆妈那里去。”

袁梁说:“等有机会吧。我听张敏说,你早就和程碟英认识,她推荐你来的。”白怡青说:“我和程碟英、张荣、赵伟继都是初中毕业后,同一年到江苏盐城的上海大丰农场上山下乡,我们是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大丰农场很大,有上海农场、海丰农场、川东农场,我在海丰农场,三个农场有知青十万,谁认识谁啊。回到上海后,我的知青战友和程碟英认识,把我介绍给程碟英,上海gyfx缺人时,程碟英才介绍我来到了公司。当初,我返城后进了红星文具,那是许多人羡慕的单位。程碟英、张荣、赵伟继返城后,还在上海gy系统,还是离不了农字,这样的地方都不愿意去,但谁又能想到,风水轮流转,他们的单位竟然成了好单位,而我们在工厂的却下岗了。”

袁梁说:“这就是国家战略、国家政策导致的,谁也抵挡不了。不过,你看起来比程碟英年轻。”白怡青一双大眼睛满是笑意看着袁梁:“我还比她年轻?实际上我比她大两个月。”袁梁说:“看起来你确实比她年轻。”白怡青说:“是不是我比她黑,就看起来年轻了。”袁梁说:“你也不黑,就是脸盘黑点,但脖子以下很白啊,黑皮白芯。”白怡青白一眼袁梁:“黑就黑吧,我无所谓,怎么脖子以下白,你看见了?”袁梁一笑:“你的脖子下面就是比脸白,再下面肯定更白。”白怡青脸红了:“瞎说,你又没看见。我就是来之前,在上一家单位工作,经常在外面跑,晒黑了。”袁梁说:“现在天天在办公室,捂捂就白了,你看程碟英的脸多白。”白怡青说:“她身体不好,就不出门不活动,几年前动手术摘掉了一颗肾,身体娇贵着呢,跑税务跑工商这样的活,今后还都是我的。”袁梁说:“下岗过来的人,这点苦不算啥。我一个同事,从小娇生惯养,在工厂也没有下车间干过活,现在回老家养猪去了,时也命也。”白怡青说:“朱振生的同事,老婆不上班,家里有瘫痪在床的儿子,下岗后领着微薄的救济金,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了,跳黄浦江了,尸体都没有找到。上海下岗的超过一百万,这样的人太多了,悲惨得很,比起他们,我们还算是幸运的。我反正原来就是一个普通员工,我适应很快,不像你,还干过总经理,朱振生回家给我说了好长时间你们厂的事情,没想到你蛮结棍的吗。”袁梁说:“我也是从基层干过,做总经理也没几年。”白怡青说:“都有工厂的经历,都经历了点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