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快意恩仇-混在八方诸侯里逐鹿(1) (第3/4页)
。”夏爱祥说:“这很容易,周庆亮走了,三剑客无所依从,他也想拉拢我们。”袁梁骂了一声:“靠,我们倒成香饽饽了,吃了这家吃那家。”
范文章说,一机厂的历史就是这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虽然周庆亮的学派好像是人们硬加的,但好像也确实存在过。目前来看,马杜周的联盟难成气候,而吴厂长一味托举田县安,强扶着那扶不起的阿斗,免不了的又是军阀混战,鹿死谁手当拭目可待。
在一机厂,能够完全规避这种派系之争很难,吕建超、刘凯就是死跟周晓,一个不留神就成了处长了。
袁梁恨然道,td,哪一天我也自成一派,和他们一决高下。三个人对视一笑,各自回去睡觉。自此,一机厂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上午,杜忠生接了一个电话,长叹一口气,坐在那里就似睡非睡起来。他这段时间,业务不顺,好久没有接新单子了。
袁梁正在起草一个传真,问他道:“怎么,不顺利,没谈好?”杜忠生闭着眼说:“好不容易来一个询价的,你猜询的是什么?h80/10产品,这个产品,我们好长时间没有成交了,我也没这个本事,我做不成。”
袁梁明白,h80/10 产品也是一机厂的痛点。前年,印尼的一个客商说是包销三百套,两个月发一次货,一次发五十套。这是吴厂长广交会亲自参与谈判的项目,当然很兴奋。第一批五十套发出去,货款也回来了,不是业务出身的吴厂长当然很高兴。第二批就不按五十套准备了,直接生产一百套吧。一百套产品生产出来了,就差最后组装,这个时候客户来电话了,要求每套直降五千元。直降五千元,不只是没有利润,而且要每台亏损三千元以上,这就是讹诈呀。吴厂长多次和对方沟通,也降了价格,但却达不到对方的心理预期,对方直接就拒绝合作了。这样,仓库里面就有一百套h80/10 半成品高高地摞了起来,几年下来,有的件都已经开始生锈。半成品库多次提意见,要求找地方另行存放。
袁梁问:“这个产品就是最成熟的产品,关键是价格,h80/10产品对方给的价格是多少?”杜忠生说:“对方给的就是jc厂的价格,每套四万七千元。我和孔祥伟到半成品库去了,也想学着你做,也想改进包装多装点,但价格还是相差太大。”
,!
袁梁笑笑:“你们学得倒是挺快啊,都知道自己改包装箱了,结果怎么样呢?能多装多少?”
一机厂h80/10产品的最早价格是每套五万二千元,jc厂每套直降五千元,直接来到每套四万七千元,一剑封喉,也就直接把一机厂的h80/10产品封杀。自此,jc厂独霸 h80/10 产品市场。一机厂痛心之余,却又无能为力,和jc厂也就结下梁子。作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强硬对手,袁梁一直想报这一箭之仇。
杜忠生打开自己的笔记本,指着说:“我们两个鼓捣几天了,四十尺的集装箱能多装两套了,可价格比jc厂的还是相差有三千元,差得太多了。”
这就是国内厂家的通病,大家打的最多的还是价格战,曾经吴厂长成交的五万二千元的价格,也是压着别的厂家成交的,也是没有多少利润。
袁梁发过传真,招呼着杜忠生、孔祥伟说:“走,到成品库看看。”
反正也没事,三个人来到成品库,杜忠生说的没错,他和孔祥伟来看过,一台积满灰尘的h80/10产品正在那里。袁梁围着 h80/10产品转了两圈,眯着眼想了想,又抬头问杜忠生是怎么试装的,杜忠生急忙把自己的方案讲了一遍。袁梁听完,也只能是无奈地摇摇头。
杜忠生急了:“袁处,你再想想办法。我只想把这单成交,我不要销售额,我不要提成,我绝对不要,我只想成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