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再次转战-正欲扬帆却又折戟(10) (第2/3页)

制了成品的产量。吴厂长几次督促产量,但袁梁没法答复。

有人在车间外喊着唐汉平:“唐工,还是昨天的生产量吗?我就按照这个干了,我要提前拉煤,提前净化水。”袁梁知道,是锅炉房的李师傅,锅炉房配合着饮料的生产需要准备煤炭,要净化锅炉用水,要烧锅轮,要配合着车间每天几次调整供气压力。

锅炉用水,也要净化,净化成什么样呢,能喝吗?袁梁猛地站了起来,喊着:“唐工。”唐汉平跑了过来。袁梁喊着:“你和安卫国带两个大桶,跟我到锅炉房,快点。”唐汉平不知道袁梁要干什么,但他急忙回身去喊安卫国。

三个人来到锅炉房,袁梁喊来李师傅,围着锅炉房水质净化机转着圈子,详细地问着问题。袁梁让唐汉平、安卫国接了两大桶的净化水,拉到了车间。

袁梁对唐汉平说:“晚上加班,现在按照生产二百瓶做准备。我们用锅炉房的净化水试制。记住,锅炉房的水来车间后,再次用车间的净水机二次净化,并再加一组循环。”唐汉平高兴地喊道:“好的,有四个人加班就够了,我去安排。”当晚,袁梁、唐汉平、安卫国、蒋蔚秋、曲莹莹,加班试制了二百瓶。

,!

第二天早晨,袁梁骑着自行车刚刚来到厂门口,就看见唐汉平招手叫着他。他停下自行车,唐汉平跑了过来:“我六点钟就来厂了,我到车间看了,我们昨晚的试制成功了。”

袁梁和唐汉平一溜小跑来到车间,拿起饮料对着检验灯管仔细地看着、摇晃着。袁梁放下饮料,对唐汉平说:“各送三十瓶到卫生防疫站、技术监督局再次检验,再问问上次送检的结果,你一定要紧盯着。”

下午四点,唐汉平从卫生防疫站打来电话,饮料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尽快申报产品卫生许可证。

要下班了,三列员工排列整齐开班会后,这次是袁梁主持。袁梁站在队前:“我讲两个事情,我讲完后一班长蒋蔚秋再讲评。一是,我们的产品通过了市卫生防疫站的检验,马上要颁发食品卫生许可证了,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可以合法地推向市场了。二是,我们昨天用了锅炉房的净化水试制,检验结果表明,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我们再也不用到运河拉水了。为我们自己鼓掌吧。”大家热烈地鼓掌起来,安卫国、尚明的掌声最响。

袁梁和唐汉平商量,车间员工分为了三个班组,一班、二班全是女工,都是十三人,班长分别为蒋蔚秋、曲莹莹;三班为男工班,班长为安卫国,男员工四人,也分为两个班次,配合女工班生产。各班的生产量定为两千瓶,三天后调整为两千五百瓶,每日保证五千瓶入库量。

唐汉平提议,可以参考印染厂的生产作息模式,食品厂根据车间产品制程,可以两班员工错时上班,一班早七点上班,十点钟时前面的设备已经用完,这时二班开始上班,二班晚上六点即可下班。袁梁答道,那就报办公室、生产处、保卫处备案吧。

自此,食品厂的生产走上了正轨。车间里,有唐汉平和几个班长领着,袁梁的工作显得轻松自在。在食品厂,无论生产什么,袁梁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当班产量,严控使用熟悉而质量好的原材料,各质量控制点也严格把控,决不能有半点马虎,从而使得产品质量始终保持稳定,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各工序、各岗位稳定有序,生产顺畅,从而也保证了产量的稳定。

下午,甄素洁打来电话,晚上去找袁梁。下班后,袁梁早早回去,收拾下房间,再次拿起论文看着。

甄素洁来了,白白的脸盘上汗津津的。袁梁让她擦把汗,把风扇对着她:“怎么热这么很,着急什么。”甄素洁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分配的事情定了,发接收函了,就是卫校。”袁梁惊喜地说:“恭喜恭喜,走,找个地方庆贺庆贺。”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