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苏州河畔-人生能有几回博(4) (第2/4页)
还要找你算账呢。”袁梁笑了:“我这可是太冤枉了,我忽悠谁了?”段晓丽看一眼白怡青说:“白姐不是你忽悠的吗,她原本要的九十平方的房子,后来又改成了一百二十平方的房子。”袁梁急忙说:“这可不是我忽悠的,白怡青做财务的,账算得清着呢。”段晓丽说:“张敏说的,白姐就听你的,白姐就跟着你,结果他也跟着上当。”白怡青的脸红了:“瞎七搭八,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我可没有听你袁哥的。”白怡青说着,瞟向袁梁的眼光亮闪闪的。袁梁看一眼白怡青想,这女人这么容易脸红,一看就是大上海单纯的女人。
早晨,刚上班,陆小满打来电话:“老弟,上班了吗,快打开电脑,开看网页上的房地产模块,上面有报道,这是为房地产业定性啊。你快看,我昨天晚上知道的消息,你一会再打电话给我。”
袁梁打开电脑,登录网站,看到了报道,报道说,国务院召开了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改善居民居住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当前阶段要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务院明确下发文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将房地产行业定位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明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
袁梁越看越兴奋,这是中国实行房改及房地产市场化以来,第一次国家层面的支持性政策,在此利好的刺激下,刚刚兴起的房地产市场一定能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袁梁看着电脑想着,几百万家工厂企业破产后,几千万工人下岗,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并没有预想到的那样为企业减负,企业就可以轻装上阵,就可以走市场化的道路。恰恰相反,几千万工人下岗,两亿多人的生活今不如昔,虽然也成立了许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但对于国家来说,税收、财政收入远远低于预期。一机厂当年的上交税收过千万元,银行利息从不拖欠,而现在延续成立了二三十家企业或作坊,又有几个交税的,和客户的成交就是不含税价,当然就不用开发票,不用交税了。而几家银行更是苦不堪言,不仅是利息没有了,就是贷款本金也荡然无存。这样的行为,说得好听些是交学费,说得难听些就是败家、误国。此时,正是国家经济低迷的时期,房地产被推上了前台,作为提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
袁梁给陆小满打过去电话,说自己看到了报道,和她聊着。
陆小满兴奋地说:“这是第一次对房地产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房地产尤其是一线城市很快会闻风而动,房地产即将大涨,真为你高兴。这段时间我还为你担心呢,老严炒股就绝不满仓,你那边两套房子的话就太紧张了,我建议上海fx的房子差不多该卖掉了。你要是需要钱的话就告诉我,别忘了还有你老姐做你的后盾支持你。”
袁梁更是兴奋不已:“谢谢,就等这一波红利释放呢,我周末就去浦东,抓紧卖掉浦东的房子。”
陆小满说,她在上海翠河天地买的房子,她给严世清说了,这套房子算是她自己的投资,和老严无关。老严觉得上海的房价太高,不如投资股市,他不参与房地产的投资。袁梁想,即使陆小满和严世清这样,他俩还是没有离婚,严格意义来说肯定有共同资产。
张荣夹着他半新不旧的手包进来了,袁梁跟进他的办公室,袁梁让他打开电脑看。张荣打开电脑,看了没几分钟,就站了起来,走个不停,嘴里不停地叫着:“擦那,擦那。”张荣又看看电脑,就往外走,嘴里说着:“占林看到了吗,程碟英看到了吗?”袁梁看着张荣走出去的背影,也是暗笑,张荣这段时间焦虑不堪,他也是浦东、浦西各一套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