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时代巨变-从企业主人到下岗(1) (第2/3页)
站主产品的装箱情况,两天后确认,1000t加工站用分拣机、冲洗机、输送机,每四十尺货柜装六套,出厂价每套六万二千元;3000t加工站用分拣机、冲洗机、输送机,每四十尺货柜装五套,出厂价每套七万二千元。
林嘉华说,价格没有问题,只是前两次发货1000t、3000t加工站分拣机、冲洗机、输送机,各发三个货柜,从第三次开始各发六个货柜。
从接到林嘉华的电话,参与缅甸项目的核算、报价、包装箱试装,徐有才就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不只是他,就是袁梁也是兴奋异常,很久期盼开发的市场终于要被打开了,没想到的是乍一打开就是惊喜,一上来就是四千万的单子,指明要“一机”商标,指明给袁梁要货,除了h80产品开诚布公沟通价格外,其它的也是诚意满满。
对于袁梁来说,这个单子又有着另外的意义。对一机厂来说,这个单子的实施,将是划时代的,一机厂全厂员工全年都要加班加点,一机厂的全年销售收入将突破一亿七千万元,一机厂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林嘉华极力邀请袁梁派团队到缅甸考察,以共商长期合作。
袁梁召集生产处李准、半成品库的王莲香、成品库曲莹莹、企管处李慧仙、出口处徐有才开会。袁梁要求,李慧仙牵头,参会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彻底清查成品库、半成品库、各分厂车间h80产品、工程站产品的库存,尤其是h80产品,这是多年的老产品,各处存放的零配件不一,而且散落在各仓库角落,这次一定要全面清理,全部做好标识,尽量集中存放,不能漏掉一件库存。务必尽快清查完毕,把清理的清单报上来。
袁梁安排徐有才到二分厂去,找二分厂厂长高晓华、设备管理员,启动h80产品的专机,进行生产前的检修、磨合。
两天后,赵如玉送来了林嘉华发来的传真,四千零八十台h80产品,1000t、3000t加工站分拣机、冲洗机、输送机分别为五十四台、四十五台,合计合同总金额四千一百一十二万元。几个月前,总机室的吴玉芳和复印室的赵如玉调换了工作岗位。
李慧仙把仓库盘查的清单报来了,说是盘得很细,数据非常准确。袁梁仔细地看着,忍不住放下盘点表,亲了李慧仙一口,李慧仙看看门口,脸红了。袁梁走向门口,把门拧上,李慧仙知道袁梁的意思,紧跟几步过来,抵住门口和袁梁热烈地亲着。
窗外,春意正浓,银杏树上的叶子在风中呼啦啦翻滚着,似一条条绿色的涟漪。袁梁来到楼下,几棵玉兰花树迎风绽放,嫩白如雪,艳如桃花。
袁梁坐上010车,来到经委杨国庆办公室。市经委和商业局、轻工业局等市里的几家职能部门在一幢办公楼,算是合署办公,办公楼也算气派,但每间办公室里却寒酸了许多,都是老旧的办公桌椅。除了市经委下属企业稍微好点外,市商业局、建材局、轻工业局、电子局、供销社、粮食局等下属的企业效益都不好,主管部门的办公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杨国庆正等着袁梁,见袁梁进来问道:“有啥事,还要急着过来?”袁梁说:“马上就要办,火烧眉毛,必须向你当面汇报。”说着,把林嘉华的合同递给了他。
杨国庆接过合同,满脸惊喜,但看着合同又脸色沉了下来,把合同放在桌子上,抬头问袁梁:“这第一次发货就一千万元,发货量太大了,这到哪里筹措资金生产啊。过年过的筋疲力尽,还没缓过劲来,现在正是淡季,没有资金投入,合同签订了又有什么用?”
袁梁说:“你忘了半成品库还有两千多万元的库存吗?其中h80产品的库存件就有四百多万元,几件、几十件、几百件的都有,这一次几乎能把这四百万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