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与我无关四合院26 (第1/2页)

其实,对于粮食凭票购买,上面一直也没有个定论,但是去年年底,快过年的时候,京城的粮商们,要让这个新兴的国家,见识一下他们的实力,在和南面某些人合作之后,内部达成协议,说,因为战争和天灾的原因,导致去年的粮食没收上来,所以粮食涨价,年底了,都准备买点白面包饺子过年的时候,粮食涨价了,而且不是涨一点半点,而是起步就是翻翻。

历史上,范仲淹,就靠这个打了一场成名战,但是现在不是那个时候,能和范仲淹叫板的都是官商,尤其是那还是宋朝,范仲淹一个地方官根本斗不过他们。现在,不一样,他们虽然曾经也是官商,但是他们的官被打跑了啊,纯粹的商人,觉得自己得到了行业内大佬的支持,就出来叫板了。

结果涨价的第一天,就开始做出反应,只用了三天,街道就开始挨家挨户发面粉票去了。现在是粗粮不限购,但是一次性不会卖给你太多,你要是多次去买,也能买不少,没人管。但是面粉之类的细粮,就有人管了,没人每个月,定量供应八斤,当然单位要是愿意多给,街道不管,反正凭票购买,我一个月的面粉定量就是二十斤,医院里给我十二斤的票。

李立,比我过得滋润,我不是找了两个老鬼给他上课吗,现在的他晚上学习,白天,就在厂里做实验,现在的轧钢厂是原来的副经理顾经理主持工作,老杨虽然进去了,但是也就是平调,担任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也就是个股级领导,根本不算干部,不过他高配了一个副科。原来的街公所,现在变成了街道,原来老杨的副手,主要负责民政工作的王副主任,正式转正了,也是个股级单位,同样的主任高配副科。

但是地方比工厂高半级,所以老杨折腾了一圈,实际上,还降了半级,亏大了。不过,王主任非常感谢老杨的高风亮节,所以对老杨交代的一些事情,都比较上心,比如适当照顾一下老聋子和易中海,当然她照顾易中海也不单单是因为老杨专程提了一嘴,而是她有一个娘家侄子,就在轧钢厂,跟着易中海学徒呢。

顾经厂长是个锐意进取的,而且李立是林经理弄进来,就算是走了,也对他颇有照顾,在两个人的关照下,李立在轧钢厂建立了第一个感应式电炉,第一台小型顶吹钢炉,都很小,毕竟是试验性质的东西。然后利用这两台试验设备,试制成功了一部分特种钢,可以用于生产轧机的主轴和轧辊,解决了材料问题,现在的轧钢厂正在试制一台全新的穿梭轧机。

所以,李立现在在轧钢厂,挂了一个副总工衔,当然不是国家定的副总工那个级别。国家定的副总工,和二级教授评级,而一级教授,大部分未来会有另外一个称呼,院士。李立的水平显然达不到,关键是他没有总工副总工那种指挥人员攻关的能力,所以,他充其量,也就是是一个优秀的技术员。

虽然不如国家定的副总工拉风,但是他在厂里可是真正的一时风头无两,为了不让二机挖人成功,顾厂长直接给了他一个技研部部长的职务,而且由于他已经在上学期间,加入了组织,所以,他这个部长进入厂总支部,享受副厂长的待遇,大约相当于副处,工资没有我高,但是人家福利好啊,他小两口,一个月补贴三十斤白面,和六斤猪肉。

李立已经结婚了,就是我给他介绍的对象,我在战地医院里认识的一个伤员的妹妹,他进医院的时候,就是个营长,而且是带着功劳进的医院,伤好了之后,又回战场了,战争结束之后,选择转业回家,团长转业,安置的时候怎么也得注意一点吧。我一给他打电话,他立刻就带着妹妹来京了,参与了李立的婚礼之后才离开的。

他妹妹长得挺漂亮,也挺贤惠,李立要是老老实实的不闹幺蛾子,绝对是个合格的丈夫,毕竟能给拜金女当舔狗,我给他找一个更好的,应该不至于太差,至于他会不会报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