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3/4页)

贯通。一时间,船上欢声笑语不断,两人都相见恨晚。

很快夕阳斜照,河面上波光粼粼,倒影着晚霞,非常的漂亮。龙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今九州魔物、鬼物肆虐,正是一幅‘夕阳’景象。”

朱重阳道:“有人说修仙应远离尘世,一心一意追求天道,其实我看不然。”

“哦?愿听朱真人高见。”龙兴眉头一扬,立即说道。

“修仙即修心,既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又不能太过执着,要懂得取舍。红尘之中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心,若远离了人群,哪有机会锻炼?更何况,修仙乃逆天而行,业力深重,若不下山济世救民,又怎有功德在身,减轻雷劫威力?”朱重阳道,“在我看来,龙真人之所以能在八年中凭一己之力进阶到练气化神中期,除开厚积薄发的原因外,与我说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关联。”

龙兴曾为帝王,又自甘为凡人,胸心豁达,不拘于外物。而且他一心求仙,几十年如一日,应了“逆天而行,持之以恒”这句话,所以才能迅速进阶。

“龙真人虽有恒心,但却太过执着,若能淡然处之,或许很快又会进阶了。”朱重阳接着说道。

龙兴闻言略有所思,脑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由起身长揖到底,说道:“龙某多谢朱真人的指点。”

朱重阳摇摇手,说道:“谈不上指点,只是互相交流罢了。好了,天色已经不早,我再抓几条鱼来作为晚餐。”言罢,他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将一头削尖,然后紧紧的盯着水面,等有鱼浮出水面,立即将长棍捅了下去。每捅一次,必有一条鱼穿在上面,例无虚发。

等吃完了饭,太阳也落山了,天地顿时黑了下来。

乌篷船上有一盏油灯,朱重阳将其点燃,挂在船头之上,昏黄的灯光与夜色融合,倒也另有一番滋味。

三人围着一张小桌子坐下,上面摆放了三个茶杯,茶香飘荡出来,让人的精神慢慢松懈下来。

“朱真人,为何不将船停在岸边,而是任其飘荡?”龙玲疑问道,“晚上行船,应该不太安全吧?”

朱重阳笑道:“岸上魔物太多,若靠在岸边,整个晚上都会不得安宁,还不如在水中实在。而且,任其漂流的话,还能节省不少的时间,早日回到紫阳观。”

“不错,有我和朱真人在此,船不会有事的。”龙兴点头附和道。

既然两位真人意见相同,龙玲自然不会反对,当即仰头看望风景。平时她都只能在深宫大院,哪有机会见识这等夜景?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感叹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朱重阳也抬头望月,却微微一怔,因为头顶挂着的并非一轮弯月,而是一轮明月。“这月亮这么圆,今天应该是十五吧?”朱重阳问道。

龙玲道:“不是,今日十四,明日才到十五。”

朱重阳道:“修仙不知年月,在道观闭关数次,或许外面已过一甲子。”

“呵呵,哪有那么夸张?”龙玲笑问道。

朱重阳并没有接话,而是起身站到船头,望着明月朗声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龙兴和龙玲二人倾耳聆听,脸上露出一丝讶然之色。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朱重阳接着念道。

“好诗!”龙玲抚掌大赞道,“没想到朱真人还有如此才情,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不仅如此,这诗中还蕴含着朱真人的修仙心得。”龙兴说道,“任他山高水深,我只一心向道,宛如明月照大江,亘古不变,自然能得长生。好诗啊,好诗!”

朱重阳赧然一笑,说道:“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