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4/5页)
皇宫的御书房内,三个男人貌似正在商议什么完国家大事。实际上,自太后寿辰过后,这样悄悄商议的场面经常在御书房出现,只是这回玄毓不在,换成襄亲王了。
慕容朗月爽朗的声音响起:“兵权集中便能降低武将拥兵自重的风险,所以臣还是恳请皇上及早收回兵权。况且开国先祖规定将兵权分成三份只是为了防止君王会因手握重兵而恣意妄为,皇上乃是一代明君,自然不会有这等担忧。”
“皇上,臣认为慕容将军的建议甚好。”这次说话的人自然是手握龙翼三分之一兵权的襄亲王,他的言词恳切,脸上透着无比的坚定,看不出丝毫的不甘。“臣愿意主动将自己手中的三分之一的兵权上缴。”
景帝的眼中一道幽光闪过,他直直地望着静立在书案前方的中年男子:“王叔,朕会仔细考虑收回兵权一事,只是在朕决断之前还请王叔带领好龙翼三分之一的兵士。有王叔这样的忠臣虎将,是龙翼之幸,亦是朕之福。”
景帝,他本人又何尝不想收回兵权,只是权利的**之大,贪念便愈发膨胀,所以说不是每个拥有之人都如襄亲王一般心甘情愿放手。想到了某位拥有重兵的人,景帝的眸底一暗,心思瞬间又转了几转。
襄亲王见着景帝眼神的变幻,急忙回应道:“皇上言重了,为国为民、忠国忠君本就是臣子的本分,臣不敢居功。”
襄亲王谦恭有度的回答令景帝心里很是舒服,他收起了思绪,笑看着面前的两位爱卿,不疾不徐地说着:“今日的是就商议到这儿吧,咱们君臣三人坐下喝喝茶,说说话。”
一名帝王加两名武将关于国事的对话暂时结束,看来这景帝确实打算谋划些什么。
处理完正事,便有了闲话家常的时间。
景帝抿了一口香茗,掀起了接下来的话题:“今儿是五月十八,玄毓和小堂妹离开龙翼少说有十天了,影卫回来禀报,他们已经到了凤翔皇宫两日了。今儿朕也接到了玄毓的密信,不过,他们俩在路上似乎遇到了点麻烦。”
襄亲王本来好好坐在位子上吃茶歇息,他一听见景帝说玄毓和滕鹰有麻烦便立马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起身走到书房中央,恭敬地询问:“皇上,难道鹰儿出什么事了吗?”
景帝深知襄亲王的爱女之心,沉着地回道:“王叔勿忧,小堂妹虽然在去凤翔的路上遇到了两起袭击,但她人毫发无损。不过这两次袭击显然是同一批人做的,朕担心的是这些人还会再次行动,而且咱们不清楚这些人几次试图掳走堂妹的目的何在。”
“皇上,莫不是丞相去凤翔的消息走漏了?所以有人想劫持夫人好威胁丞相?”这次开口的人换成了慕容朗月,他的语气中透着满满的关心。
多日不见,这家伙明显清瘦了许多,身上的官袍略略显得肥大了。其实自从玄毓起程之后,他的体重就在直线下降,因为玄毓不在的缘故,所以朝堂之上一有疑难杂症景帝都会叫上襄亲王和他商议。襄亲王能文能武,为景帝出谋划策理所应当,但却可怜了慕容朗月这个纯正的武将,若论和文臣们勾心斗角他可不如玄毓做得得心应手,所以这厮是叫苦不迭,恨不得立马收拾行装回去守着边疆。
襄亲王皱了皱眉头,面色陡的凝重了几分,他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慕容将军所言有一定道理,但假如这个推测是真的,那么究竟是何人指使的呢?”
襄亲王说得还是隐晦了些,他的话翻译得直白一点就是,“这主使人究竟是自己国家的还是别国的?”若是自己国家的保不齐就是玄毓的政敌,这丞相本就是一个叫人眼热的职位,手握大权的玄毓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极有可能会在处理政务上得罪了哪一派系;若是别国的人,意图就更明显了,景帝少了这么一位机敏睿智处事周全的丞相就如同少了左膀右臂,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