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把控战争 (第2/3页)

好书推荐: 萍小姐的主意

在古地球,与笛卡儿和他内窥的理性主义相反的,英国的洛克主张知识可分三种,并非如笛卡儿所说只有一种。

第一种是凭实证科学观察得来的知识,建立在感官经验观念的基础之上。

第二种是笛卡儿无可置疑的知识,建立在演绎推理的基础之上;数学,特别是几何学,便是这类知识的范例。

第三种知识建基于神的启示之上。

洛克声称圣经的启示是神学知识的基础,他认为耶稣的弥赛亚身份属于此一范畴,三位一体或预定论教义则否。

洛克的着作对基督教神学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科学现在恰如其分地站在神学领域以外,神学也恰如其分地站在科学领域以外,二者并行不悖,都是知识的结构。

科学以感官观察为根基,神学以圣经的启示为根基。

问题是,没有清楚证据可以证明圣经比其他自称为启示的宣告拥有更多特权,是什么因素导致圣经得以成为人类无可置疑的知识基础?

自洛克以降,基督教护教的任务便是克服所有怀疑,证明圣经是神的启示。

但是普林斯顿神学家华菲德主张护教者的任务是信仰的建立,不是信仰的防卫。

洛克在认识论的探索上更进一步,钻研我们如何知道事物的问 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说,严格说来,我们乃是根据我们所采纳的观点而看见世上的事物。我们所看见之事物,并非事物本身,事实上乃是接收知觉的剌激在我们脑中产生该事物的表象。

我们所看见的表象,取决于我们与该物的距离、观看的角度等因素。在此过程之中,事物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去具体分析认知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元素。

但是我们得承认事实上这就是我们认知的方式。

理论上,我们所见到的事物,有可能在我们见到以前已经不再存 在。我们若局限于地球这个范畴,可能无法明白。但只要举头望天,见到满天 星斗,这些星光已旅行了无数光年,这 时我们便惊觉,我们所见到的光,可能来自不再存在的星球!

从比较现世的层面来看,甚至我们的感官经验都是间接的。当我碰触电脑的键盘,而且感觉到每一按键之时,我所感觉到的,并非键盘本身;而是每个按键和我手指之间,电磁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被我的感官系统传送到脑部,加以解释,如此便产生了上述的感觉。

如果我的神经以同样方式被另一物体所刺激,或者只需要适当的电子脉冲,我就会有相同按键盘的感觉。举例而言,刚被截肢的人,还会不断地感觉到被截去的肢体。

洛克有关实在/真相的推论性质之观察影响极大。

一旦承认我们的认知与外在的世界之间有所出入,等于打开了潘朵拉之盒,使得外在世界与人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此二范畴之间的关系,产生诸多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没有直接接触世界,又如何得知我们的感知 事实上是正确的?

洛克认为是人的心智 (d)赋予物品许多性质,不该归因于物品本身。

怀海德便如此描述这令人不舒服的事实:

我们以为我们的身体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质,事实上这只是心智的产品。我们归功于大自然,事实上应当归功于自己。我们歌颂玫瑰的气味、夜莺的歌喉、太阳的光辉。事 实上,诗人完全错了,他们应当为自己作抒情诗,歌颂人的心智多么出色。大自然再枯燥不过了,无声、无味、无 色,不过是物质不断地彼此碰撞,没完没了、毫无意义!

怀海德这话有些费解,或者这段论述本就混乱不堪,但大家如今知道元素可以被修士感知,而黑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