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2/5页)
人,是解释不清楚的,他们能看到的,只是眼前一堆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
宋炳生是强忍住心里的不愉快,参观完码头作业情况,之后的参观也是草草结束,然而回到尚溪园休息用餐。
房间里只剩下谭启平、宋文慧、刘伟立、潘石华、胡舒卫、苏恺闻等少数人时,宋炳生也忍不住问谭启平:“老谭,你怎么看梅钢新厂项目啊?”
谭启平只是一笑,说道:“没什么嘛,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算失败了,也能得个教训,就算是交学费……”
他能说什么?他打开始就反对沈淮建梅钢新厂,但是沈淮一意孤行,无意区市意见,另起炉灶,他还不能强行弹压,这时候只能摊摊手说些风凉话罢了。
“六个亿的学费,未免交得太贵了。”宋炳生唉声叹气道。
“现在就下结论,太早了些吧?”宋文慧忍不住替沈淮辩解。
“田、赵二人,哪个不想看宋家的笑话,这次让我下来考察,怎么可能会有好心思?”宋炳生听着下面的官员揶揄议论了半天,偏又不能摆脸色,心里也是窝了半天火,听到小妹宋文慧这时候还一心偏袒沈淮,也忍不住责怨道,“这么看来,淮能集团的步伐还是小一点为好。我们这个国家,交不起那么多的学费,宋家也不能有那么的笑话能给别人看……”
宋文慧也是气闷,又不好当面顶回去,要四哥不要插手东电内部的事务,脸色有些难看的看向别处。
“我说两点,”
沈淮给摆了半天的脸色,他心里可以忍住不爽,但他爸那几句话说得太重,太过分,而且是当着谭启平、潘石华、刘伟立等人的面直接否认梅溪镇这段时间来的工作成绩,他不能视如无睹。
他要是这时候不说话,潘石华他们会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压制梅溪镇的发展步伐不好说,但这事传出来,对梅溪的士气就是一个直接的打击,而梅钢新厂接下来还要向省市的银行机构继续融借建设资金,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沈淮手按在桌子上,说道,
“第一,梅钢新厂的建设,目前是独立于梅钢运作的,所以只需要对投资人负责,而不需要对地方政府负责。这也是当前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推动企业改制的一个主要目的。我们要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将来新厂要是建设失败,我向会投资人承担一切责任。第二,新厂建成之日,我会再邀省市领导过来指导工作……”
沈淮这话一出,宋炳生脸色气得铁青。
第三百六十五章 田家庚的电话
小小的休息室里,刘伟立、苏恺闻、潘石华以及新担任唐闸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的周岐宝,都是谭启平到东华后提拔、任用的嫡系,也可以说是宋系在东华的中坚力量,他们都知道沈淮跟宋炳生的关系。
他们看着宋炳生出声训子,本来心里还想着这总能叫沈淮那桀骜不驯的性子稍稍受一下挫,他们哪里曾想到,沈淮直接要他老子以后少对梅钢的事情指手划脚。
苏恺闻、潘石华是领教过沈淮一言不和,就会把手扇到对手脸上来的性子。他们虽然对宋炳生、沈淮这对父子当着他们面就吵起来,有些意外,但也能克制住不左观右望。
他们甚至有一种看好戏的期待,看着沈淮心里暗笑:别人不好收拾你,你老子总能收拾你吧?
刘伟立、周岐宝早初是作为省委组织部下挂到东华锻炼的干部,近期才给谭启平直接提拔到市委副秘书、唐闸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等重要岗位上去,之前对沈淮只闻其名,接触并不深。
听来的传闻总当不得数,唯有亲眼看过才知其真。他们二人听沈淮对着他老子就如此口吐“狂言”,都下意识的往谭启平看过去,脸上讶异难掩。
谭启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