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小鬼子的步坦协同也不咋地 ! (第1/3页)

522团摆在前面的两个营依托工事坚守抗击,全营三个步兵连前二后一,按照弹性防御进行战斗部署,加强了防御纵深,形成了周密的交叉火力。

雷区、铁丝网、桩岩各种障碍物密布,迫击炮、重机枪火力远、近纵深配系,阻拦火力、杀伤火力面面俱到。

担任防御第一梯队的两个连,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支援下以火力杀伤日军,阻止其冲击和突破。担任预备队的连,以火力支援第一梯队连战斗,当日军有所突破时,严密封锁突破口,阻止对方突入防御纵深,保障翼侧和后方安全。

宋鸿飞也不得不承认日军士兵确实训练有素,战术技能和水平相当高,打得极为精明和狡猾。在攻击中一旦遭遇我军坚固的火力点,它们立即以娴熟的战术动作进行隐蔽,等待92式步兵炮直瞄轰击,或由跟随攻击分队跃进的掷弹筒小组将我军暴露的火力点打掉。

日军的掷弹筒射角大、弹道弯曲,爆炸威力比手榴弹大得多,对无遮蔽工事的人员有相当强的杀伤效果。携带和操作都很方便,可伴随一线步兵分队前进,有效射程虽比不了迫击炮,但远超手榴弹。其灵活性和隐蔽性尤其强,隐蔽发射往往很难发现,令我军防不胜防。

日军每个步兵小队都有一个掷弹筒分队,装备3具掷弹筒。而我军在连一级没有任何可抗衡的武器,精锐的中央军也只有在营一级才有2门82迫击炮,虽然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比掷弹筒大得多,但要面对日军大队的2门步兵炮和步兵分队大量的掷弹筒,我军在火力上很吃亏。

一旦我军的机枪火力被日军掷弹筒压制和摧毁,它们立即以轻重机枪实施火力压制,攻击分队随即发起迅猛冲锋。

“报告团长,日军4辆装甲车和大批步兵从出发阵地向我右翼迂回!”前沿阵地把日军的战术部署报告给了522团指挥部。

这一情况让王又平、刘安祺、易安华等人都面色动容,顿感形势严峻。

日军迂回攻击翼侧的战术对向来战术思想落后僵硬的国军十分有效,每当双方在正面胶着僵持的时候,日军一个迂回包抄,我军往往就战线动摇,最终只能败退,日军这一招基本一打一个准。

尤其此番日军还出动了装甲车协同攻击,87师的众军官不由一阵紧张,开战以来反坦克装备薄弱的国军吃了日军战车不少苦头,难免多少患上了一点“战车恐惧症”。

宋鸿飞也有点始料未及,他也没想到伊藤大队会近乎孤注一掷般大举压上,3个中队同时发起了猛攻。

他必须针对日军的战术进行相应的部署调整。

“布置在正面的37战防炮重量大,转移不便,又被日军重点盯防。”宋鸿飞心想,只能另寻他法了。

宋鸿飞对王又平道:“调一个‘民24’式高射机枪连、预备队3营的高射型机枪到右翼,配上钢芯穿甲弹!隐蔽屯兵于右翼2营侧后方的3营2个连做好战斗准备,并派一个连前出加强右翼防御。”

他接着又道:“切记高射机枪要布置成侧射火力,打敌装甲车侧面装甲、发动机舱、驾驶舱、观察窗、轮胎等薄弱之处!”

“民24”式高射型通用机枪配备了加长的重型枪管,能充分发挥出德制sk穿甲弹的威力,可在200米距离有效击穿10的匀质钢靶板。

宋鸿飞不记得日军九三式装甲车的准确装甲厚度,估计正面大概在6-8毫米,他知道日军的高碳钢装甲防护能力可比普通钢板强得多,就特意叮嘱专门打侧面薄弱的地方。

但是近距离对敌装甲车射击,机枪手需要有极大的勇气。最关键之处是必须把敌装甲车和步兵隔离开,切断步兵与装甲车的联系,就必须精心布置兵力火力。

宋鸿飞又道:“命令右翼山炮连和迫击炮连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