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莲花法会上的佛法论道 (第2/3页)

注而炽热,说道:“空尘道友,我等皆知禅宗公案中那‘狗子有无佛性’之辩,不知您对此有何独到见解?”

空尘从容不迫,缓缓答道:“在下以为,此问旨在打破常规思维之局限,深入探究佛性之本质,其关键并非在于狗子有无佛性,而在于我们能否超越表象之迷惑,洞察真如之妙理。”

墨云紧接着说道,他眉头微皱,语气深沉:“那《高僧传》中诸多高僧大德历经重重磨难,方得正果,您觉得在如今这尘世纷扰之境,如何能够坚守修行之心?”

空尘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他的声音平和而坚定:“尘世虽扰攘繁杂,但若心坚如磐石,以慈悲为怀,以智慧为明灯,便能在纷扰喧嚣中寻得一方宁静之所,就如同那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尘垢。”

戴幽皱眉问道,他的眼神中透着疑惑:“曾闻‘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心动之理,您又如何看待?”

空尘微笑着说,他的笑容中带着释然:“此乃警示我们莫被外境所迷,一切烦恼皆由心起,若能制心一处,不为外物所动,便能洞察真相。”

炎烈大声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热情:“佛说诸行无常,那我们修行所追求的究竟是何‘常’?”

空尘道,他的语气庄重而深沉:“无常并非无望,而是让我们明白世间变化无常,从而不执着于虚幻,修行所求之‘常’,乃是那不变的慈悲与智慧,是对真善美的坚守。”

冰姬雪追问,她的眼神中带着执着:“那依您之见,如何才能达到‘明心见性’之境?”

空尘双手合十,庄重说道:“需时刻内观自省,去除杂念,以一颗纯净之心感悟世间万物,方能明心见性,领悟佛法真谛。”

众人闻之,皆陷入深深的思索,一时间,莲花法会上仿佛有智慧的光芒闪烁,佛法的真谛仿佛在众人心中渐渐明晰。

空尘与那五位修士告别后,那五位修士皆特别感慨。厉风目光中满是钦佩,说道:“空尘兄境界之高,匪夷所思,今日一番交流,对我等开悟大有益处。”墨云也连连点头:“此番受教,感激不尽。”其余几位修士纷纷向空尘行礼。

空尘回礼后,在这莲花法会的美妙环境中又向前走了几步。此时的他,心中也有些许迷茫,也感慨这样的环境,不知前方还会有何际遇。

没走多远,空尘便遇到了三位修士。

身着青袍,面容儒雅,眼神中透着睿智的清风,他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气质。

身材魁梧,肤色黝黑,目光坚定有力的萧阳,他站在那里,就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以及身形娇小,灵动可爱,双眸清澈如水的白月,她那活泼的样子如同林间的小精灵。

清风率先开口说道:“听闻佛法讲因果轮回,若今生为善却受苦,作恶却享福,这因果又如何解释?”

空尘平静回应,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因果通三世,今生之苦乐未必是今生之因,前世所种之因,今生方得果。且受苦可消业,享福或增业,善恶之报,终有时日。”

萧阳接着问道:“那禅定之时,心中杂念丛生,如何降伏?”

空尘答曰,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杂念起时,不随不拒,观其生灭,如镜照影,知而不执,自然清净。”

此时,白月眨着灵动的眼睛,问道:“佛说一切皆空,那修行所证之果,是否亦空?”

空尘微笑道,他的笑容温暖而包容:“空非虚无,而是不执着于相。修行所证之果,是对真谛之领悟,虽不可执着于果之表象,但其所蕴含之智慧与解脱非空。”

三位修士连忙行礼。

与这三位修士交流结束后,空尘望着周围的美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正巧此时雅琪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