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部分 (第1/5页)
啊混蛋这颗星球里面的种族会那么傻?为什么不能使宇宙飞船?……好吧,的确不可能有这种简陋的飞船,虽然我也这么看,可会不会真的是呢?……哦,那么姑且认为这是炮弹,不过对于这颗星球里面的种族,我们看来需要进一步加大重视了,记得之前几次传信中,他们都还停留在星球文明中期的水准吧……
会议中的脑虫们只起到建议的作用,无论决定还是思考其实都由指挥官做出,因此很快,白月上的工厂便调整了相应的生产项目。
而这一切,朋族无从得知。
离1号投送舱发射近个小时后,2号投送舱开始上轨。
同时,位于轨道器发射场不远处的指挥中心内,众人也在忙着另一件事。
来了来了立刻计算轨道,标定坠落点
正在计算中……报告,坠落区域以龙空山脉顶峰为原点,经纬度为轴,前三个坠落区域预估在A21、A33、B71
伴随着汇报声的发出,相应的数据迅速传输到了该浮空岛的某个大型机场中。随即从这个机场中起飞了三十多艘、由原型机改变思路之后发展起来的T…3型机动艇。
这种机动艇采用改进型的小型磁场引擎后,能够达到800公里多的时速,并在3万米高空自由飞行。介于战机和战舰之间的体型,使其空载起飞重量达到35吨、最大起飞重量55吨,一次性全电核充满能源的话,可以持续飞行近17个小时。不论是改造成区域火力支援艇还是人员物资的快速转运艇,都拥有极为广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在这种T…3型机动艇设计定型之后,其迅速成为了朋族军民两用飞行器中的重点项目。
即便被战舰和战机占用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产能,但这种T…3性机动艇的6种改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仍然生产了七十多艘。
现在飞行在空中的是一种专职救援运输的TY…3型,它们正在根据此前的命令,分批向那三个地点移动。而在的监控之中,从1号轨道射的三块椭圆形物体,也正如同流星般划破大气层,一步步接近地面。
当高度进入100公里时,三个椭圆形物体的外壳底部已经摩擦产生的高温下开始变形,并逐渐扩展根据金属特性在高温下扭曲成圆盘状,进而挡住了大部分大气摩擦产生的热力,同时也让坠落速度在圆盘底盘的作用下逐渐稳定在一个峰值。
这种设计是此前设计部门设想的一种返回设计,可以说这次是第一次实际测试。
而此时,椭圆形物体的内部那球状核心也露出真容,那里储存了1号投送舱在太空收集的资料。
当高度进入60公里时,三个返回舱中的两个,其底部圆盘状隔热层都开始出现些微裂痕。然而因为这种裂痕太过细微,且朋族观测方式无法得到具体的细节,因此该情况并未被观测机构察觉,而负责回收的三个机动艇小队仍旧在向三个指定区域移动。
当高度进入40公里时,其中一个返回舱的底盘突然裂开,内部作为核心的圆球,下落轨道迅速发生不可知偏转,并且在短短十几秒内,三个返回舱的底盘几乎先后发生同样的情况。
突发事件让负责监控的轨道器指挥中心方面一片哗然,缺乏经验的众人面面相觑,还是负责投送舱设计的一名研究员迅速反应了过来,并随即向信息中心指挥官吼道:必须立刻暂停02号投送舱的发射
啊,是
被吼醒的指挥官顾不得询问,出于对助手的信任,先向轨道器控制区发出了发射暂停的命令,随后才一脸疑惑地看向之前发言的研究员,显然他有些浆糊的脑袋似乎还没完全清醒过来。
指挥官,投送舱进入大气的设计方式和这种返回舱是同一种。现在返回舱四分五裂,谁也说不准投送舱在进入月亮的大气是不是会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