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2/4页)
以前林黛玉会到贾家居住,是因为林海没有续弦之意,为使她不致成为“五不娶”之人,这才将她托由外祖母予以教导,而现在她不只有义父,还有义母,这教导之责自然也就不用再麻烦贾老夫人费心了,而既然有了林家,那林家的资产当然也不用由贾家再做保管了。
这真是胡扯贾家的人心里都在暗骂,如果林海真有这么义气的同年,在林海去逝的时候却为什么不出现,甚至连个吊唁的下人都没派来?别拿在外地为官来说事儿,那是连鬼也骗不过去的,可现在的情形是,他们只能当这个被骗的鬼,因为事情很明显,这些全都是四贝勒指使的,之前的教训已经证明了,贾家在四贝勒面前,那就是刀殂下的鱼肉。
不是没找太子帮忙,只是太子对这件事的态度一直很敷衍,倒是对他们有银子却不想着多孝敬自己一些而有些恼怒,并借机再“借”去了几万两,这让已经捉襟见肘的贾家更加雪上加霜,也不敢再去多打扰这位靠山了,可除了太子之外,又没几个人能压得过四贝勒,因着省亲之事,直郡王和三贝勒已经被自己得罪了,皇上更不可能不偏着自己的儿子,而来偏着自己。
想来想去之后,贾家还真的想到一个人可能会帮上忙,那就是四贝勒的生母德妃娘娘,都说她对四贝勒这个儿子不待见,或许现在可以试试看,她的不待见是到了什么程度。
德妃对自己的大儿子是不待见,很不待见,她知道宫中的规矩,也明白以自己当时的位份,是没资格抚育阿哥的,但她对孝懿皇后却另有一种心结,每当看到那个女人在自己面前不经意的流露出那种尊贵之气,再看到四阿哥对她的孺慕情形,德妃的心里就极其的不舒服,凭什么自己就是包衣出身,就得从一个宫女子,战战兢兢,费尽了心力,才得到皇上的青眼,而她却是大族出身,是皇上的表妹,进宫时直接就是高位,又得了皇上的全心相待,而自己这个儿子,却还在帮着她固宠,对这样一个趋炎附势之人,自己哪里还能再去做指望?
而等到孝懿皇后崩世,康熙要把四阿哥交回德妃负责,又让德妃更加得气愤,她认为这时候把四阿哥还给她,就是给她找麻烦和牵累的,在德妃看来,四阿哥那时候已经不小了,连福金都娶了,自己接手去教,教好了,是孝懿皇后的功劳,教得不好,则是她的问题,毕竟四阿哥之前表现得还算不错,可四阿哥之前只是在学习,就没领过什么差,自然也不会犯什么错,再大些就不同了,以他那个多嘴多舌的性子,犯错是早晚的,只在多少而已。
对这种明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德妃当然是要往外推了,可她没想到,自己不接手,也一样受了牵累,皇上竟为了这件事开始疏远她了,让她不得不找机会向皇上申请,把四阿哥再要回来负责,怀着这股闷气,德妃是怎么看四阿哥怎么不顺眼,连他的那个福金,也是如此,不知怎么的,德妃觉得自己这个儿媳妇的作派很有几分孝懿皇后的样子,不,有的时候,她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气势,甚至比孝懿皇后还足,而这,也让她更加不喜了。
只是眼前的这个女子,也没让德妃喜欢到哪里去,她淡淡的一笑说道,“是什么让你以为,我会为了你们而去劝阻我的儿子?”
当然是因为你并不把他当儿子看了,贤德妃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姐姐误会了,贾家有几个胆子,敢去阻四贝勒行事?只是黛玉是我姑母的女儿,自姑母离世之后,祖母就将她接至京中悉心照料,一应待遇也远超出了家中其他的姐妹,可以说是她老人家心坎里的人,之前因为四福金觉得投缘,将她接到四贝勒府去,祖母就已经想念的茶饭不香,人也眼见得憔悴了,现在要热辣辣的将她们决然分开来,祖母的年纪大了,只怕受不住。另有,黛玉的义父固然是与林姑父相交莫逆,但与黛玉来说,却终归还是个陌生人,想来也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